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立法會沒有像汶川地震般,通過撥款賑災,希望特區政府要認識形勢,究竟社會發生什麼事?
首先,這股不捐款的風潮,不是香港獨有,中國內地也出現了「拒捐」的呼聲;不同的只是,香港社會不願捐款給四川省政府,而大陸民眾是拒絕捐給自從郭美美事件後醜名遠播的「中國紅十字會」,網上很容易便能找到「中國紅十字會籌款箱只有10.5元善款」的新聞。
這說明,不論香港或大陸民眾,都對「捐款」有了警覺,而警覺是來自善款亂用醜聞。
第二,香港最早號召「罷捐」的,不是什麼港獨勢力、自治勢力,也不是什麼暴力激進團體,而只是一批長年進出內地採訪的資深中國新聞記者。
他們憑自己的專業及經歷,道出了內地部門處理善款的情况,他們並非像保皇黨議員所形容的什麼「挑撥香港同內地同胞的情感」。
所以處理「罷捐」問題上,政府千萬別視為反對勢力對特區政府的攻擊,這只會無端把政府放在市民的對立面。
第三,特區政府完全無必要替內地政府背黑鍋。「綿陽民族中學」拆卸事件,政府明明是受害者,本可和市民站在同一陣線,向大陸追究責任。可是特區政府在此事表態奇怪,不斷聲稱此事已了結,又稱傳媒重提負面新聞是了無新意。
香港傳媒監督香港善款去向,難道不是應盡之義?若不重提舊案,特區政府也不會突然交代原來200萬善款早已歸還。
錢是還了,但規劃失誤的責任誰負?特區政府只呼籲市民相信內地機構,但如何保證不會有第二個萬達集團和綿陽市政府扯貓尾?這1億元是捐款,還是上繳中央的保護費?告訴阿爺,香港人沒有缺席?
首先,這股不捐款的風潮,不是香港獨有,中國內地也出現了「拒捐」的呼聲;不同的只是,香港社會不願捐款給四川省政府,而大陸民眾是拒絕捐給自從郭美美事件後醜名遠播的「中國紅十字會」,網上很容易便能找到「中國紅十字會籌款箱只有10.5元善款」的新聞。
這說明,不論香港或大陸民眾,都對「捐款」有了警覺,而警覺是來自善款亂用醜聞。
第二,香港最早號召「罷捐」的,不是什麼港獨勢力、自治勢力,也不是什麼暴力激進團體,而只是一批長年進出內地採訪的資深中國新聞記者。
他們憑自己的專業及經歷,道出了內地部門處理善款的情况,他們並非像保皇黨議員所形容的什麼「挑撥香港同內地同胞的情感」。
所以處理「罷捐」問題上,政府千萬別視為反對勢力對特區政府的攻擊,這只會無端把政府放在市民的對立面。
第三,特區政府完全無必要替內地政府背黑鍋。「綿陽民族中學」拆卸事件,政府明明是受害者,本可和市民站在同一陣線,向大陸追究責任。可是特區政府在此事表態奇怪,不斷聲稱此事已了結,又稱傳媒重提負面新聞是了無新意。
香港傳媒監督香港善款去向,難道不是應盡之義?若不重提舊案,特區政府也不會突然交代原來200萬善款早已歸還。
錢是還了,但規劃失誤的責任誰負?特區政府只呼籲市民相信內地機構,但如何保證不會有第二個萬達集團和綿陽市政府扯貓尾?這1億元是捐款,還是上繳中央的保護費?告訴阿爺,香港人沒有缺席?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