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投資者如果看淡個別股份前景,第一時間或會考慮認沽證。不過除了認沽證,投資者其實還可以選擇另一工具——股票期權。今日開始,港交所調低股票期權交易費,四成的期權交易費用下降最少一半,同時也設主要莊家及收窄買賣差價等。
現時香港股票期權市場並不活躍,主要是因為資訊不足,而且莊家報價欠活躍,有時候價差很闊,影響投資者買賣意欲。不過,投資者認識股票期權後,在股市下跌時,若不想沽出手持股票,便可用股票期權發揮對冲功能。
據港交所資料,現時期權每日平均成交量為23萬張合約,投資者也善於利用期權作對冲工具,股票期權分為認購期權(Call Option) 及認沽期權(Put Option)兩種。認購期權是持有者購買某項資產的權利,而認沽期權則持有者沽出某項資產的權利。
買方有交易權利 無義務
期權是買賣雙方共同訂立的合約。與期貨不同,期權買方只有權利,並無義務,因此並不一定要在合約到期日以指定的價格和數量跟賣方交易合約指定的資產。期權買方須承擔虧損的風險。買入期權合約的投資者需要繳付期權金(Premium),以換取交易相關資產的權利,而沽出期權合約者則可以收取期權金。期權涉及不同的行使價,當中又有時間值及內在值影響,與期指單看指數變動決定賺蝕不同。
一般而言,購入期權的投資者,可以視乎市况選擇是否在到期日行使交易權利。一旦買方決定行使該合約, 則沽出期權合約者(Option Writer)必須履行合約,進行交易。所以,沽出期權合約一方需要繳付按金,以確保在到期日能夠履行合約,而買方則只需繳付期權金。
股票期權的合約股數為一手正股,合約價值則以期權金乘以合約股數。假設匯控(0005)現價每股85元,以買入一張匯控7月到期認沽期權,行使價為80元,期權金每股0.47元為例:若到期時匯控跌至75元,投資者便可行使期權,賺取2000元的差價(每股5元×每手股數400)。但投資者需要留意,期權金188元(每股0.47元×每手股數400)亦會隨時間而流失,故最後所賺的金額將少於2000元,情况與期指略有不同。
沽出期權 有蝕價風險
又以中移動(0941)認購期權為例:中移動周二收84.95元,7月份82.5元行使價期權報2.89元,投資者每沽出1手認購期權,可收取1445元期權金(2.89元×500股)。7月30日到期時,若中移動股價一如預期地窄幅拉鋸,收82.5元或以下,期權持有者將不會行使認購期權,沽出期權的投資者可賺取該投資策略的最高回報,即1445元的期權金。
相反,倘中移動其後大幅上落,到期時收84元,期權買方將行使以82.5元購買的權利。屆時,投資者須以每股84元的市價購入中移動股份來平倉,造成750元虧損(每股1.5元×500股,計入期權金收入,錄淨利潤695元)。顯然,沽出期權策略,須承受蝕價的風險。
初學者只宜購入期權 避擔無限風險
香港投資者學會會長譚紹興表示,涉足股票期權的初階者,最好選擇買入認購或認沽期權,這樣毋須承擔無限風險。只有當投資者持有正股,並想對冲持貨風險時,才應選擇做沽出者。他亦提醒投資者在投資期權時要留意風險,包括期權持有者損失全部期權金的風險。與股票不同,期權運作有一定之時限,所以了解期權可能帶來利潤的時限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價外期權(行使價高於現貨價的認購期權和行使價低於現貨價的認沽期權)愈接近到期,愈沒有可能從沽出或行使中獲利。所以,投資者不可與期權「談戀愛」,持有期權時間愈長對投資者亦不利。尤以價外期權,由於看來價值「便宜」, 常常會吸引投資者購買。投資者應接受損失所有已支付的期權金的可能性。有很多期權價格很便宜,蓋因該等期權可能帶來利潤的機會很低。
指示經紀行使出售 免失獲利良機
最後,投資者購入期權後,除要清楚手持期權價格走勢外,在到期或之前要指示閣下的經紀出售該期權。如果指示適當,可以在捕捉更佳期權價格。若投資者忘記行使,經紀又未有提醒,投資者便可能錯過賺取利潤的機會。如果想知道期權報價,在港交所網站有資料,當中有不少期權投資資訊也可以在該網站找到。
港交所網站期權資訊:www.hkex.com.hk/chi/ddp/Contract_Details_c.asp?PId=117
明報記者 龍彩霞
現時香港股票期權市場並不活躍,主要是因為資訊不足,而且莊家報價欠活躍,有時候價差很闊,影響投資者買賣意欲。不過,投資者認識股票期權後,在股市下跌時,若不想沽出手持股票,便可用股票期權發揮對冲功能。
據港交所資料,現時期權每日平均成交量為23萬張合約,投資者也善於利用期權作對冲工具,股票期權分為認購期權(Call Option) 及認沽期權(Put Option)兩種。認購期權是持有者購買某項資產的權利,而認沽期權則持有者沽出某項資產的權利。
買方有交易權利 無義務
期權是買賣雙方共同訂立的合約。與期貨不同,期權買方只有權利,並無義務,因此並不一定要在合約到期日以指定的價格和數量跟賣方交易合約指定的資產。期權買方須承擔虧損的風險。買入期權合約的投資者需要繳付期權金(Premium),以換取交易相關資產的權利,而沽出期權合約者則可以收取期權金。期權涉及不同的行使價,當中又有時間值及內在值影響,與期指單看指數變動決定賺蝕不同。
一般而言,購入期權的投資者,可以視乎市况選擇是否在到期日行使交易權利。一旦買方決定行使該合約, 則沽出期權合約者(Option Writer)必須履行合約,進行交易。所以,沽出期權合約一方需要繳付按金,以確保在到期日能夠履行合約,而買方則只需繳付期權金。
股票期權的合約股數為一手正股,合約價值則以期權金乘以合約股數。假設匯控(0005)現價每股85元,以買入一張匯控7月到期認沽期權,行使價為80元,期權金每股0.47元為例:若到期時匯控跌至75元,投資者便可行使期權,賺取2000元的差價(每股5元×每手股數400)。但投資者需要留意,期權金188元(每股0.47元×每手股數400)亦會隨時間而流失,故最後所賺的金額將少於2000元,情况與期指略有不同。
沽出期權 有蝕價風險
又以中移動(0941)認購期權為例:中移動周二收84.95元,7月份82.5元行使價期權報2.89元,投資者每沽出1手認購期權,可收取1445元期權金(2.89元×500股)。7月30日到期時,若中移動股價一如預期地窄幅拉鋸,收82.5元或以下,期權持有者將不會行使認購期權,沽出期權的投資者可賺取該投資策略的最高回報,即1445元的期權金。
相反,倘中移動其後大幅上落,到期時收84元,期權買方將行使以82.5元購買的權利。屆時,投資者須以每股84元的市價購入中移動股份來平倉,造成750元虧損(每股1.5元×500股,計入期權金收入,錄淨利潤695元)。顯然,沽出期權策略,須承受蝕價的風險。
初學者只宜購入期權 避擔無限風險
香港投資者學會會長譚紹興表示,涉足股票期權的初階者,最好選擇買入認購或認沽期權,這樣毋須承擔無限風險。只有當投資者持有正股,並想對冲持貨風險時,才應選擇做沽出者。他亦提醒投資者在投資期權時要留意風險,包括期權持有者損失全部期權金的風險。與股票不同,期權運作有一定之時限,所以了解期權可能帶來利潤的時限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價外期權(行使價高於現貨價的認購期權和行使價低於現貨價的認沽期權)愈接近到期,愈沒有可能從沽出或行使中獲利。所以,投資者不可與期權「談戀愛」,持有期權時間愈長對投資者亦不利。尤以價外期權,由於看來價值「便宜」, 常常會吸引投資者購買。投資者應接受損失所有已支付的期權金的可能性。有很多期權價格很便宜,蓋因該等期權可能帶來利潤的機會很低。
指示經紀行使出售 免失獲利良機
最後,投資者購入期權後,除要清楚手持期權價格走勢外,在到期或之前要指示閣下的經紀出售該期權。如果指示適當,可以在捕捉更佳期權價格。若投資者忘記行使,經紀又未有提醒,投資者便可能錯過賺取利潤的機會。如果想知道期權報價,在港交所網站有資料,當中有不少期權投資資訊也可以在該網站找到。
港交所網站期權資訊:www.hkex.com.hk/chi/ddp/Contract_Details_c.asp?PId=117
明報記者 龍彩霞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