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有關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及2020年立法會全面普選的爭論已經呈現嚴重的信任危機,假如中央政府處理特區事務之官員與泛民缺乏互信的話,特區政府勢必成為「政治三文治」,在兩邊不能討好的情况下,政改在2017及2020年將很可能原地踏步。再加上特區的商界在政改上裹足不前,就算以陳方安生為首的「香港2020」與商界溝通,看來將難取得突破。而「佔領中環」之政治運動更可能觸發一次大規模警民衝突。故此政改前路悲觀,難產之可能性極大。
首先,從中央政府處理特區事務官員之言論來看,他們事實上不信任泛民主派。喬曉陽強調特首候選人應愛國愛港,再加上張德江明言特區競爭力下降。雙方皆顯示中央政治底線,即行政長官候選人的篩選是必須的,而香港人亦應務實地集中精力搞好經濟,而不是把特首泛政治化。
可是,中央這個政治底線與泛民格格不入,尤其是激進泛民派勢必以示威與特區警權抗爭,而部分較溫和的泛民人士更發起「佔中」運動。「佔中」策略已經引起建制派人士攻擊,再加上警隊高層明言為了維護法紀將絕不手軟。故此,泛民與警隊在「佔中」運動過程中一早已失互信,衝突將勢難避免。
此外,特區政府遲遲未提出政改方向之諮詢文件。有報道更懷疑特區政府以「大局為重」,將不會建議在行政長官選舉方法及立法會產生辦法中作大修改。假如這個預測準確的話,泛民與特區政府之互失信任及政治矛盾勢必加劇。
最後,商界視政改如洪水猛獸,以零和遊戲的態度來看雙普選。故此陳方安生的2020組織勢難說服商界,何况田北俊已公開表示陳太不了解商界。雙方未開始討論已失了互信,前景難以樂觀。
由於泛民仍未商討政改方案,而方案勢必難以為商界所接受。商界勢必力保所有在立法會的功能議席,而中央亦勢必以篩選形式篩選特首選舉候選人。就算泛民以李柱銘的政改方案(讓現在1200人選舉團選出5名候選人)為底線,激進泛民派勢必視之為向特區及中央投誠之舉。在泛民間互缺信任、在中央官員對泛民缺乏互信、在商界及泛民間也缺乏互信情况下,再加上特區政府成為政治三文治,政改難產之可能性極大。
作者是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教授及系主任
首先,從中央政府處理特區事務官員之言論來看,他們事實上不信任泛民主派。喬曉陽強調特首候選人應愛國愛港,再加上張德江明言特區競爭力下降。雙方皆顯示中央政治底線,即行政長官候選人的篩選是必須的,而香港人亦應務實地集中精力搞好經濟,而不是把特首泛政治化。
可是,中央這個政治底線與泛民格格不入,尤其是激進泛民派勢必以示威與特區警權抗爭,而部分較溫和的泛民人士更發起「佔中」運動。「佔中」策略已經引起建制派人士攻擊,再加上警隊高層明言為了維護法紀將絕不手軟。故此,泛民與警隊在「佔中」運動過程中一早已失互信,衝突將勢難避免。
此外,特區政府遲遲未提出政改方向之諮詢文件。有報道更懷疑特區政府以「大局為重」,將不會建議在行政長官選舉方法及立法會產生辦法中作大修改。假如這個預測準確的話,泛民與特區政府之互失信任及政治矛盾勢必加劇。
最後,商界視政改如洪水猛獸,以零和遊戲的態度來看雙普選。故此陳方安生的2020組織勢難說服商界,何况田北俊已公開表示陳太不了解商界。雙方未開始討論已失了互信,前景難以樂觀。
由於泛民仍未商討政改方案,而方案勢必難以為商界所接受。商界勢必力保所有在立法會的功能議席,而中央亦勢必以篩選形式篩選特首選舉候選人。就算泛民以李柱銘的政改方案(讓現在1200人選舉團選出5名候選人)為底線,激進泛民派勢必視之為向特區及中央投誠之舉。在泛民間互缺信任、在中央官員對泛民缺乏互信、在商界及泛民間也缺乏互信情况下,再加上特區政府成為政治三文治,政改難產之可能性極大。
作者是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教授及系主任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