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樓市不景 小心重現財赤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04日 06:35
2013年05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股市有所謂Sell in May and Walk away(5月沽清股票並離場),到底有沒有根據?原來由1950年起計,若以1萬美元投資額,在每年11月入市買入美股道指,並在每年4月尾清貨離場,截至2011年,總回報可累積至674,073美元,而若不信邪作相反操作,即5月起入市並在11月才離場,經過61年,竟仍要虧蝕1024美元!

事實上,單觀察過去3年美股走勢,道指都是在4月底至5月初見頂,之後分別下跌了14%、18%和9%才重拾升軌(圖1),所以至少在美股而言,Sell in May and Walk away確是成立的,而若今年再出現相似現象,即美股5月開始出現大幅度調整,中港股市會否受拖累,而現正調整中的樓價,亦會否因而進一步受壓,也是值得關注。


股市Sell in May 樓市又如何?

其實,港股和港樓,過往都有「五窮、六絕」的說法,而今年樓市在政府不斷出招打壓下,近兩個月交投較2003年SARS時更差,對地產代理而言,出現「五窮」和「六絕」絕不出奇,更有代理揚言打算發起遊行,希望政府檢討樓市政策。


說開代理,可說是一個三更窮,五更富的行業,尤其是一些大行,在旺市時,除了可在二手代理市場大賺,發展商委託他們賣樓,發放佣金也豪不手軟,而過去數年一手盤賣樓支付的佣金比例,更是屢創新高(圖2),所以若他們能好天搵埋落雨柴,對渡過今次樓市寒冬,將大有幫助。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出席立法會匯報工作時表示,樓市開始出現降溫迹象,但樓市周期是否轉向,仍有待觀察。他又指出,在超低息和樓市過熱的情况下,本地消費和個人負債的增長,持續高於整體經濟增長,一旦息率回升,對宏觀的經濟穩定構成威脅。


金管局:經濟可能過熱

他又指出,金管局關注在樓市過熱下,財富效應和低息借貸,會令到本地消費和個人負債上升,成為宏觀經濟的威脅,並提醒現時本地家庭總負債額,已是生產總值的六成,經濟可能有過熱的現象。


香港經濟是否過熱,筆者認為有商榷餘地,但確是有個別人士,會因買了樓後樓價升值而變得「飄飄然」,又或因此而使多了,同時減弱了風險意識,更有可能會加按消費或投資,這都應該要小心一點。


除了個人投資者要小心,香港政府也不可大意,比方說,受樓市交投淡靜影響,政府在2012/13年度的印花稅為約429億元,比之前一個年度減少15億元,而政府估計2013/14年度印花稅收會再跌至400億元。


筆者認為,如樓市交投續靜而樓價續跌,遲早也會影響發展商的投地意欲,最後政府的賣地收益也會受影響,而當政府的收入減少,支出卻不斷增加,已消失了數年的財政赤字會否重現,實在說不定。


筆者認為,任何的經濟擴張周期,總會有完結的一日,而不論股市或樓市,長升之後總會出現調整,如能在高位適時減磅套現,當股市或樓市完成調整之時,便有彈藥可再大展拳腳。至於那些在高位仍冒險勇進者,很容易便被市場淘汰,自始消失。


歐央行減息 歐經濟危機或惡化

歐央行在本周減息四分之一厘,歐元匯價受壓未幾即見反彈,而歐洲減息,目的自然是救經濟,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更表示技術上準備好存款負利率的出現。歐央行的減息行動,正反映歐洲經濟危機仍嚴峻且有惡化危機。


正如文首提及,投資市場已踏入5月,是否Sell in May,悉隨尊便,但下半年如何部署,畢竟仍要細心思量。


《明報》將在6月1日舉辦「2013下半年投資市場的危與機」講座。


除了筆者會主講「樓市大時代與資產配置」,同時邀得東尼愛徒、知名價值投資基金經理林少陽主講「股海尋寶:中國新變革下如何篩選主題股」,浸會大學商學院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博士主講「下半年經濟展望及投資組合部署」,以及德銀王子健主講「尋覓港股以外投資機遇」。


有興趣讀者,可登入以下網址報名(http://mpfinance.com/finance06.htm)。


撰文﹕陸振球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