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建築師﹕「製造」墟市「九成九失敗」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12日 06:35
2013年05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多年前開始已有一批小販於清晨在天水圍明渠旁的行人路擺賣,即天光墟。政府去年宣布設立「天秀墟」,惟人流一直偏低。有建築師指出,但凡墟市必須在人流「主流線」上自然形成,「你想自己起一個墟,改變人的生活模式,九成九失敗」,建議政府日後若再想辦墟市,應選擇在主流路上劃行人專用區。


天秀墟所在地為官地,政府斥資約1000萬元,由建築署平整土地及提供基本設施,東華三院負責營運。協助天光墟檔販的「天水圍社區發展陣綫」最初建議在明渠附近劃出行人專區讓檔販輪流進駐,但政府最終選擇另闢一地。社工黃穎姿說,檔販原以為天光墟只會有最基本的簡單管理,而非如現在般諸多管理。她又說,近月天光墟加強執法,原檔販根本無法開檔,擔心政府欲完全取締受街坊歡迎的天光墟。


指白屋仔如隔離中心 欠氣氛

建築師學會成員解瑞泰說,不論辦商場還是墟市,均要在有人流的「主流線」上形成,「要認清地方,哪裏有自然人流,不是找個死胡同,讓他們縮在一角,這多數失敗!」他續說,天秀墟的檔戶設計為一間間白色屋仔,感覺有如隔離中心,欠氣氛和色彩,「望來望去都只見幾面牆,當然常常冷冷清清」。他認為目前要補救,東華三院必須認清市場定位,例如力銷有機菜、特色產品,不能單靠廉價作賣點。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