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外資非控股便合規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13日 06:35
2013年05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廉價航空逆市起飛成為市場新寵,東南亞地區已有24家廉價航空公司。捷星(Jetstar)和亞航(Air Asia)均在亞洲多國有子公司,但都是由所在地的企業持有大部分股權,捷星及亞航只持五成以下股權。民航專家敦促港府對廉航持開放態度,積極引入廉航。


外國廉航在東南亞成立子公司的現象普遍,但全部均與當地公司合作。2004年捷星亞洲在新加坡成立,由捷星母公司澳航(Qantas)持有49%的股份,兩位新加坡商人及新加坡政府旗下的投資公司淡馬錫分別持有22%,10%和19%。同年馬來西亞的亞航分別在泰國和印尼成立亞航子公司,亞航均持有49%的股權,其餘51%股權由本土集團擁有。


亞航持有其在日本和菲律賓的子公司股權,則分別為33%和40%。


樂鞏南讚星洲支持廉航

前民航處長樂鞏南表示,開設本港的廉航,對航空業的健康發展非常有利。「港府現在無權講是否希望引入廉航,因為政府手上沒有航空公司。如果國泰不肯辦廉航,香港就無廉航。」他稱讚新加坡政府主動支持本土廉航發展,不但有本國廉航企業虎航(Tiger)和新航旗下的酷航(Scoot),在成立捷星子公司時亦出資持股,「如果港府願意出手,是找得到辦法。我覺得根據基本法,港府可以考慮和中央民航總局簽署雙邊協議,允許以上海為基地的航空公司在香港成立公司」。


非本港航空公司在港控制航空公司並非無先例。據海南航空消息人士透露,即使不計海航設立的空殼公司持股,海航已持有本港香港航空50.94%股權。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