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股近日低位大幅反彈,投資氣氛轉好,「新股王」同仁堂國藥(8138)配售上市爆升,令不少散戶望門興嘆,不過,新股將接踵而來,未來機會多的是,如何把握機會才是最重要。兩大中資巨企上周已率先「出閘」招股,包括內地券商股銀河證券(6881)及由中石化集團分拆的中石化煉化工程(2386)。
兩大新股「巨無霸」不惜同期「硬撼」,由於內地近日RQFII正式開閘,銀河證券坐擁A股復蘇及槓桿概念,兼估值有一定水位,中短線皆可秤先;中煉化因行業短期缺催化劑,宜「睇長線」。此外,鷹君(0041)分拆酒店業務以「股份合訂單位」上市,正合「好息一族」,但最終還要看如何定價及息率水平。
銀證多重利好 有望跑出
新股潮「浪轉浪」,多隻新股正排隊上市,對投資者而言或「花多眼亂」,但論基本面及值博率而言,作為內地大型券商股的銀河證券(6881)坐擁多重利好優勢,其估值較同業有折讓,若能順利以中下限定價,中短線股價有一定上升空間,兼且具A股復蘇的槓桿效應,有望跑出。
新一輪RQFII 百億流入A股
由於澳洲及韓國上周相繼「意外」減息,熱錢橫流之下,亞太區新興市場股市仍有重估誘因,近日見外資大行大摩及瑞銀均表態看好中資股後市,兼且內地新一輪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首批百億資金將全部流入A股,2000億元「南水北調」啟動,顯示中央欲資金進入內地股市,在「為有源頭活水來」道理下,券商股中短線應可「秤先」。
銀河證券每股招股價介乎4.99元至6.77元,集資介乎72.23億至106.13億元,每手500股入場費3419.12元。按銀河證券招股書指出,其相當加權平均基準歷史(2012年)市盈率19.5至26.4倍。
經紀收入佔逾七成 對A股成交敏感
據美銀美林報告預料,銀證相當預測今年市盈率14至21倍,與同業海通證券(6837)21倍比較,呈折讓33%至持平,估值雖不算便宜,但若銀證能以中下水平定價,料股價可升一至兩成,可作中短線持有。
目前內地證券行業集中度仍低,料行業長遠仍有可觀整合空間,以去年首3個季度收入推算,內地首10大券商的市佔率共計為42.8%(銀證截至去年9月底按收入計市佔率3.9%),而銀河證券作為內地六大券商之一,料可藉業務創新、分銷能力取得擴展優勢。
銀河證券強項是證券經紀業務,市佔率達5.2%,去年證券經紀及期貨經紀收入佔總收入逾七成,據花旗估計,佣金收入每升1%,料銀證盈利可增1.1%,優於海通證券的0.6%。但缺點亦是公司高度依賴經紀業務,營運指標未算突出,但因公司H股上市逾六成資金作開拓證券融資業務,料有助扭轉業務弱點。
明報記者 謝偉龍、劉思明
兩大新股「巨無霸」不惜同期「硬撼」,由於內地近日RQFII正式開閘,銀河證券坐擁A股復蘇及槓桿概念,兼估值有一定水位,中短線皆可秤先;中煉化因行業短期缺催化劑,宜「睇長線」。此外,鷹君(0041)分拆酒店業務以「股份合訂單位」上市,正合「好息一族」,但最終還要看如何定價及息率水平。
銀證多重利好 有望跑出
新股潮「浪轉浪」,多隻新股正排隊上市,對投資者而言或「花多眼亂」,但論基本面及值博率而言,作為內地大型券商股的銀河證券(6881)坐擁多重利好優勢,其估值較同業有折讓,若能順利以中下限定價,中短線股價有一定上升空間,兼且具A股復蘇的槓桿效應,有望跑出。
新一輪RQFII 百億流入A股
由於澳洲及韓國上周相繼「意外」減息,熱錢橫流之下,亞太區新興市場股市仍有重估誘因,近日見外資大行大摩及瑞銀均表態看好中資股後市,兼且內地新一輪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首批百億資金將全部流入A股,2000億元「南水北調」啟動,顯示中央欲資金進入內地股市,在「為有源頭活水來」道理下,券商股中短線應可「秤先」。
銀河證券每股招股價介乎4.99元至6.77元,集資介乎72.23億至106.13億元,每手500股入場費3419.12元。按銀河證券招股書指出,其相當加權平均基準歷史(2012年)市盈率19.5至26.4倍。
經紀收入佔逾七成 對A股成交敏感
據美銀美林報告預料,銀證相當預測今年市盈率14至21倍,與同業海通證券(6837)21倍比較,呈折讓33%至持平,估值雖不算便宜,但若銀證能以中下水平定價,料股價可升一至兩成,可作中短線持有。
目前內地證券行業集中度仍低,料行業長遠仍有可觀整合空間,以去年首3個季度收入推算,內地首10大券商的市佔率共計為42.8%(銀證截至去年9月底按收入計市佔率3.9%),而銀河證券作為內地六大券商之一,料可藉業務創新、分銷能力取得擴展優勢。
銀河證券強項是證券經紀業務,市佔率達5.2%,去年證券經紀及期貨經紀收入佔總收入逾七成,據花旗估計,佣金收入每升1%,料銀證盈利可增1.1%,優於海通證券的0.6%。但缺點亦是公司高度依賴經紀業務,營運指標未算突出,但因公司H股上市逾六成資金作開拓證券融資業務,料有助扭轉業務弱點。
明報記者 謝偉龍、劉思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