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賣油大國 各有煩惱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13日 06:35
2013年05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俄羅斯與挪威這兩個依靠石油出口收益支撐經濟發展的國家,最近不約而同皆向本身的石油儲備基金打主意,希望可以幫政府財政一把,支持國家經濟繼續繁榮。不過,雙方各有煩惱,又絕非單純靠石油儲備基金可以輕易解決。


俄羅斯正面對近年罕見的經濟挑戰。由於歐洲石油大客戶需求下跌、供應歐洲的天然氣又被壓價,嚴重威脅俄國政府的財政收入,但俄國政府既不敢亂增發國債籌資(公開市場對多年前俄債違約仍心有餘悸),又難以透過擴大財赤去刺激經濟復蘇,財政政策挽救經濟似乎此路不通。


俄遇「兩難」 難發國債擴財赤

雖然普京與梅德韋傑夫(前總統)三番四次承諾,會加快開放俄國國企私營化步伐,但外資對投資俄國資產始終抱有戒心,生怕當地法制仍不足以保障海外投資者利益。俄國央行不敢隨便減息,就是因為擔心加速外資撤離,而另一因素則是通脹高企不下的問題。


普京無計可施,惟有打石油儲備基金主意應急,算是下策。但禍不單行的是,俄國石油儲備基金的規模原來不斷萎縮,由5年前的1370億美元,收縮至目前大約只有839億美元。由於基金主要收入來自出售石油與天然氣收益,以及投資海外低風險證券的些微回報,如果還要幫補政府財政(據聞初步構思每年調撥150億美元幫補財政預算),基金入不敷支的狀况恐怕會急劇惡化。照此推算,石油儲備基金對幫助普京擺脫經濟困局的作用相當有限。


石油儲備基金萎縮

至於另一邊廂的挪威,經濟狀况異常良好,調撥石油儲備基金純粹為加大財政政策的火力,不過招來各方批評,認為現政府只不過為部署4個月後國會大選而搞些小動作而已。


其實,撇除政治因素不提,挪威的經濟神話是否能夠一直延續下去,已開始成為疑問。挪威政府剛下調了今年整體經濟增長(包括石油因素)預測接近一半,至只有1.4%;即使扣除石油因素,全年經濟增長亦由原來增長2.9%降至2.6%,反映政府對經濟前景並不樂觀,當中產油量下跌與石油需求下降導致油價受壓,相信是挪威政府大刀闊斧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的主要原因。


挪威經濟神話 持續性成疑

挪威政府不惜動用石油儲備基金,除了為刺激經濟增長之外,更重要的似乎是銳意加速挪威經濟轉型。有鑑於北海油田藏量日漸枯竭,能源商就算投放再多資源開發勘探,石油經濟長遠計將會對挪威發展的效益愈來愈小。因此,挪威政府最近大膽在財政預算案中,提出稅務改革,一方面加重石油企業的稅務負擔,另一方面則減輕非石油企業的稅務負擔。目標十分明顯,就是希望盡快扭轉過度依賴石油工業的經濟形態。


在可見的將來,環保能源可能大行其道,加上天然氣等潔淨能源有機會取代傳統石油與燃煤地位,挪威及早「轉舵」降低對石油業的依賴,實為未雨綢繆的明智之舉。俄國只有及早察覺能源生態的改變並進行經濟結構改革,方為上策。


王冠一

冠一資產管理 首席策略師

www.wongsir.com.hk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