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去年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作價高惹爭議,其後又配股及發債為併購「埋單」。上任1年、擅長處理收購的港交所主席周松崗說,明年下半年LME成立自己的結算所後會有較大的突破,屆時可推出新產品,在本港金屬商品交易亦會有大發展,包括降低門檻讓更多中港機構成會LME會員,以及引入一般散戶也可買賣的小型合約等。
周松崗指出,LME只是幫助港交所達成縱向及橫向發展的「工具」,由以往依賴股票現貨市場,到開拓商品交易業務。要善用此「工具」,周松崗說港交所現在已有多方面部署(見圖),「例如將現有合約拆細,由25噸一手拆到5噸一手,可讓更多人參與買賣。」
拆細合約 吸引更多人參與
LME現時的合約多以25噸為一手,部分金屬合約高至每手65噸,但亦有小量「迷你」合約每手以5噸計。以熱門產品中合約價值最高的A級銅為例,每手25噸,合約價值逾18.5萬美元(144.3萬港元),按金為每張13,000美元(10.14萬港元),倘若將之拆細為約2萬元一張,則零售投資者也可買賣。
此外,證券界關注如何可參與LME交易。周松崗說,港交所已着手籌備降低LME入場門鑑,與引入及拆細LME的合約、成立LME Clear同步進行。LME過往一直沿用會員制,分5個等級,最高級可以參與公開喊價及發行合約,淨資產要求為500萬英鎊(5950萬港元),年費5.5萬英鎊(66萬港元)。
降低會員入場門檻
不過,港交所今年初披露,歐洲市場基礎設施監管規則(EMIR)推出後,最初構思LME Clear時的若干假設須作大幅修訂。對此,周松崗回應,仍預期LME Clear可於明年下半年運作。港交所原本預算,成立LME Clear耗資4億至5億元。至於新例下要增加多少資本,會否超過10億元,周松崗說目前仍是未知之數。
周松崗坦言,要待LME成立自己的結算所LME Clear後,才會有長足發展。他解釋,結算所控制了一家交易所推出產品的種類及速度,LME現時靠非自營的倫敦結算所(LCH)作結算,而LCH又涉及當地的監管者,發行一個產品隨時以年計,在產品創新方面受一定限制。
因此,港交所的大計包括推出合乎亞洲投資者口味的產品、在亞洲時段做結算,體現亞洲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及定價權,以及合約用人民幣結算等,相信要在LME Clear誕生後才可推進。
明報記者 毛婷婷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