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內地富戶對紅酒需求甚殷,單是去年已「乾掉」近22億瓶紅酒,有意開拓內地市場的英國皇家御用酒商Berry Bros & Rudd(BBR),也驚歎內地紅酒需求「超乎現實」。主席Simon Berry笑言,紅酒「不是扭開水龍頭就能生產出來」,其進軍內地的策略變為先從消費者教育入手。與此同時,他認為中國本土酒莊的質素也愈來愈高,未來50年中國隨時由入口大國,變身成另一個頂級釀酒國。
近年內地紅酒需求已步入快速上升軌,國際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機構(IWSR)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葡萄酒消費量超過21.6億瓶,按年升13.68%。如按中國13億人口推算,即人均消費將近2支。
進軍內地 從教育消費者做起
BBR主席Simon Berry接受本報專訪時也指出,觀察到紅酒需求在內地興起甚速。他透露,有相熟的中國酒商中就有計劃1年內在內地開設上千間分店,即每1天3間。但有些高檔酒莊的產量每年只有3000瓶左右,它們無法像工廠那樣大批量生產。亞太區銷售董事Simon Staples更直言,中國酒商對紅酒的看法是「超乎現實」(unrealistic)。
Berry指出,中國目前的紅酒需求主要來源於社會最上層,隨着紅酒將來日益普及,需求只會更為龐大,屆時環球的較成熟葡萄酒產區也很難滿足這種持續增長的需求。但他認為中國有很多具潛力的地方,可出產上乘的葡萄酒,「估計中國酒莊未來將加快提升產量,以滿足本地需求」。
雖然內地紅酒市場增長甚速,但有意進軍當地的BBR決定回歸基本步,先從教育消費者做起。Berry笑說,紅酒始終「不是扭開水龍頭就能生產出來,也不單單只是一種發了酵的葡萄汁」。他期望可助中國消費者了解紅酒真正的價值。
Staples表示,正陸續在內地進行紅酒教育工作,但不是把人們關在教室裏上課,而是通過飯宴向他們推介,希望下半年可推出更多這類活動。
內地買家傾向將酒存放香港
目前BBR尚未在內地設立辦事處,Staples指出,因內地物流程序、文件審批手續繁複,加上內地對入口紅酒徵稅甚高,須繳付關稅、消費稅、增值稅等多重稅項,削弱了消費者直接在內地購買進口紅酒的意欲。反之香港提供進口紅酒免稅優惠,內地不少買家都傾向將酒存放在香港,故公司暫時仍會以香港為主要營運基地。他希望5年內亦可於內地設立辦事處。
除了看好內地的紅酒消費市場,BBR也對中國酒莊的潛力甚有信心。今年初該公司率先向英國引入了4款中國張裕葡萄酒,成英國業界創舉。
Berry指出,中國幅員廣闊,自有適合出產佳釀之地,加上品酒文化逐漸興起,中國人本身亦很樂意向外學習、自行創造,估計未來5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頂級好酒的產地之一。他對中國的冰酒尤其情有獨鍾,「要知道,每個著名產地的成功,最初總是從一種富有自家特色的酒開始。」
明報記者 陳悅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