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圖攬住死求助 四成涉小孩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14日 21:35
2013年05月14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數字顯示,每年因家暴出現自殺及他殺傾向而向該會求助的百多個案中,有四成涉及小孩,其中育有兩女的李太,因受不住重男輕女的家翁責罵,出現產後抑鬱,曾想過殺害家翁及女兒。面對有意與孩子同死的父母,社工唯有力陳兒女的可貴,說服生無可戀的父母生存下去。


該會自殺危機處理中心主任香慕茵稱,每年平均會接1200至1400宗個案,當中約兩成涉家庭暴力,其中近半出現「自殺及他殺」傾向。去年有121宗此類個案,當中42宗涉小孩,即佔近四成。


抑鬱婦曾想殺女殺翁再自殺

原居內地惠州、現31歲的李太,2003年結婚,07年到港與丈夫、家翁及家姑同住。她於05及10年誕下兩女,重男輕女的家翁不斷罵她未能繼後香燈。


家翁的責罵令李太在誕下二女後出現產後抑鬱,一次與家翁對罵時,她一度想過到廚房拿菜刀將家翁殺死再自殺。打消念頭後,她又一度想掐死嚎哭的細女再自殺,直至細女被掐至無法哭出聲,她才突然想起大女失去媽媽的苦况,終打消念頭。


一直受情緒困擾的李太常體罰女兒宣泄情緒。不過,李太指社工一句「你這樣體罰女兒與你的老爺並無分別」,「點醒」了她。社工的關懷及支援亦令她「首次覺得被關心」。她在社工轉介下求診精神科,在藥物協助下開始能控制情緒,「想法再不像以往負面,亦覺得自己以前很傻」。


社工﹕消死念先要知生存意義

社工韋賽姬說,要協助李太先要令她知道其生存意義,即要讓她知道兩名女兒的可貴,說服她決心為女兒生存下去。李太現一家四口獲編配公屋,不再與家翁同住,但因意外懷孕,憂丈夫難獨力養家而再出現抑鬱,最終在社工協助下方平復情緒。


今晚播出的港台節目《一念之間2》將一連10集以劇集形式展現家庭暴力及自殺等真實個案,當中包括李太的故事。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