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公務員事務局探討延長公務員退休年齡,此事除了與公務員退休臨近高峰期有關,也是港人壽命延長、社會老化的反映,由於政府是本港最大僱主,動見觀瞻,若有政策轉變,不但改變公務員系統生態,以公帑維持的公營機構和受資助機構也會仿效,其他私人機構勢必受影響,事態可以說牽一髮而動全身,政府必須慎重處理,確保轉變不會帶來反效果,避免加重納稅人負擔或在公務員之間製造不必要矛盾。
公務員老化
僅短暫現象
隨着醫學昌明,人的壽命愈來愈長,特別是較發達經濟體生育率普遍偏低,都面臨人口老化、工作人口減少、福利開支增加等困擾,它們往往選擇延長退休年齡,應對衍生的問題。例如美國採取彈性退休金制度,愈遲退休可領取更多退休金,鼓勵國民延遲退休;英國男性法定退休年齡為65歲,但是去年鼓勵65歲國民繼續工作,領取退休金資格亦延遲到66歲。這些國家的做法,主要應對經濟低迷、財政拮据的困境,因為國民延遲退休,不但節省了退休金開支,國民繼續工作,亦繼續繳稅,有一箭雙鵰效果。不過,本港社會近年討論延遲退休,與整體財政狀况無關,而是因應人口老化的需要。
本港年長工作人口持續增加。據統計處按季發表的勞動人口調查資料,本港60歲以上勞動人口,由2003年第三季逾10萬人,增至去年同期逾22萬人,10年間增幅超過一倍。現在公務員年屆55歲至60歲(視乎新舊制不同)退休,私人機構方面,據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去年6月在網上向118名企業及個人會員所作調查,結果顯示有64%公司設有退休年齡,平均為61歲,其中71%受訪者贊成延長退休年齡;這項調查即使範圍有限,不過受訪者都是管理階層,仍然有一定代表性,加上年長工作人口增加的事實,所以,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有必要從宏觀角度檢視此事,給延長退休年齡提供一些指引。
放在這個大框架檢視公務員延長退休年齡,揭示這個問題並非公務員獨有,而是社會整體情况的一部分。不過,公務員隊伍「老化」,有其特定背景,所衍生問題若以一刀切延長退休年齡處理,會否製造其他問題,值得關注。
2011/12年度,40至49歲及50至59歲年齡組別的公務員,約佔總實際員額的三分之二,老化情况與政府一度6年未招聘公務員有關,由2007年4月逐步恢復招聘之後,20至29歲新入職公務員佔大多數,政府預計這個趨勢將會持續,加上未來10年有較多人員退休,公務員隊伍老化現象會逐漸紓緩。情況顯示只要政府持續招聘,公務員隊伍老化只是暫時現象,所以,若單純以應對老化問題來延長公務員退休年齡,不反映實際情况。
未來約10年,公務員的退休情况值得關注。根據公務員事務局的資料,現時常規公務員約16萬人,估計退休人數將持續增加,至2021/22年度才會回落,初步估計由2007/08至2011/12年度,平均每個年度約4100人退休,逐步增至2017/18至2021/22年度的每年度平均7000人。以政府儲備之豐盈,支付退休公務員的退休金不會有問題,反而要注意會否因為一些高級公務員按現行規定退休之後,出現人才斷層,影響管治質素和效率。
延任不能一刀切
必須有審查機制
從個人壽命延長、社會整體需要和趨勢,以至公務員隊伍的特定環境,延長公務員退休年齡好像是理所當然,不過,公務員在職場屬於較安穩的一群,享受較優渥薪酬福利,工作穩定,他們數十年公務生涯之後,若延遲退休,首要考慮是絕對不能繼續由公帑供養他們為前提,亦不能以退休金不足以維持他們的退休生活為考慮,因為若以此出發,對其他辛勤工作的打工仔,絕不公平。所以,政府探討延長公務員退休年齡,須符合3點原則:
(1)延長公務員退休年齡,不能成為利益向公務員傾斜的機制,而是要從社會整體利益尤其是納稅人的利益考慮。
(2)絕對不能一刀切,即人人有份地讓公務員全體延遲退休,政府需設立嚴格審核機制,視政府工作需要等因素衡量,至於紀律部隊申請延遲退休,則要他們通過體格和體力要求,確保有能力執行任務。
(3)獲准延遲退休者,必須有工作表現,繼續有能力作出貢獻,同時要顧及後來者的晉升機會,若出現延任霸佔職位情况,會在公務員之間製造矛盾,影響部門工作。所以,以合約方式聘用延遲退休公務員,與現職公務員之間維持一定區隔,值得考慮。
隨着時勢不同和需要,有必要探討延長公務員退休年齡,但是政府要認知有關決定,並不限於公務員隊伍,公營機構、資助機構也會跟隨政府的政策,所以,政府若以照顧公務員退休生活為出發點,會增加財政負擔的壓力,若珍貴的資源都向公務員傾斜,將不利於社會的和諧平穩發展,所以,政府對此必須慎重處理。
歡迎回應 [email protected]
公務員老化
僅短暫現象
隨着醫學昌明,人的壽命愈來愈長,特別是較發達經濟體生育率普遍偏低,都面臨人口老化、工作人口減少、福利開支增加等困擾,它們往往選擇延長退休年齡,應對衍生的問題。例如美國採取彈性退休金制度,愈遲退休可領取更多退休金,鼓勵國民延遲退休;英國男性法定退休年齡為65歲,但是去年鼓勵65歲國民繼續工作,領取退休金資格亦延遲到66歲。這些國家的做法,主要應對經濟低迷、財政拮据的困境,因為國民延遲退休,不但節省了退休金開支,國民繼續工作,亦繼續繳稅,有一箭雙鵰效果。不過,本港社會近年討論延遲退休,與整體財政狀况無關,而是因應人口老化的需要。
本港年長工作人口持續增加。據統計處按季發表的勞動人口調查資料,本港60歲以上勞動人口,由2003年第三季逾10萬人,增至去年同期逾22萬人,10年間增幅超過一倍。現在公務員年屆55歲至60歲(視乎新舊制不同)退休,私人機構方面,據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去年6月在網上向118名企業及個人會員所作調查,結果顯示有64%公司設有退休年齡,平均為61歲,其中71%受訪者贊成延長退休年齡;這項調查即使範圍有限,不過受訪者都是管理階層,仍然有一定代表性,加上年長工作人口增加的事實,所以,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有必要從宏觀角度檢視此事,給延長退休年齡提供一些指引。
放在這個大框架檢視公務員延長退休年齡,揭示這個問題並非公務員獨有,而是社會整體情况的一部分。不過,公務員隊伍「老化」,有其特定背景,所衍生問題若以一刀切延長退休年齡處理,會否製造其他問題,值得關注。
2011/12年度,40至49歲及50至59歲年齡組別的公務員,約佔總實際員額的三分之二,老化情况與政府一度6年未招聘公務員有關,由2007年4月逐步恢復招聘之後,20至29歲新入職公務員佔大多數,政府預計這個趨勢將會持續,加上未來10年有較多人員退休,公務員隊伍老化現象會逐漸紓緩。情況顯示只要政府持續招聘,公務員隊伍老化只是暫時現象,所以,若單純以應對老化問題來延長公務員退休年齡,不反映實際情况。
未來約10年,公務員的退休情况值得關注。根據公務員事務局的資料,現時常規公務員約16萬人,估計退休人數將持續增加,至2021/22年度才會回落,初步估計由2007/08至2011/12年度,平均每個年度約4100人退休,逐步增至2017/18至2021/22年度的每年度平均7000人。以政府儲備之豐盈,支付退休公務員的退休金不會有問題,反而要注意會否因為一些高級公務員按現行規定退休之後,出現人才斷層,影響管治質素和效率。
延任不能一刀切
必須有審查機制
從個人壽命延長、社會整體需要和趨勢,以至公務員隊伍的特定環境,延長公務員退休年齡好像是理所當然,不過,公務員在職場屬於較安穩的一群,享受較優渥薪酬福利,工作穩定,他們數十年公務生涯之後,若延遲退休,首要考慮是絕對不能繼續由公帑供養他們為前提,亦不能以退休金不足以維持他們的退休生活為考慮,因為若以此出發,對其他辛勤工作的打工仔,絕不公平。所以,政府探討延長公務員退休年齡,須符合3點原則:
(1)延長公務員退休年齡,不能成為利益向公務員傾斜的機制,而是要從社會整體利益尤其是納稅人的利益考慮。
(2)絕對不能一刀切,即人人有份地讓公務員全體延遲退休,政府需設立嚴格審核機制,視政府工作需要等因素衡量,至於紀律部隊申請延遲退休,則要他們通過體格和體力要求,確保有能力執行任務。
(3)獲准延遲退休者,必須有工作表現,繼續有能力作出貢獻,同時要顧及後來者的晉升機會,若出現延任霸佔職位情况,會在公務員之間製造矛盾,影響部門工作。所以,以合約方式聘用延遲退休公務員,與現職公務員之間維持一定區隔,值得考慮。
隨着時勢不同和需要,有必要探討延長公務員退休年齡,但是政府要認知有關決定,並不限於公務員隊伍,公營機構、資助機構也會跟隨政府的政策,所以,政府若以照顧公務員退休生活為出發點,會增加財政負擔的壓力,若珍貴的資源都向公務員傾斜,將不利於社會的和諧平穩發展,所以,政府對此必須慎重處理。
歡迎回應 [email protected]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