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前廉政專員湯顯明連日被揭發其酬酢、送禮、外訪、收禮等「全方位出問題」,立法會帳委會今早將邀請湯顯明等人公開聆訊。本報調查發現,廉署向帳委會提交的文件,僅能反映湯顯明問題帳目的冰山一角,遠非全貌。例如,廉署文件僅反映4次餐費和酒水分單以掩飾酬酢超標,而可靠消息透露,分單掩飾超標的實際次數是15倍之多,即高達約60次,其中2011年度更有高達六成飯局超標。
曾任廉署調查主任的民主黨總幹事林卓廷慨嘆,事件反映廉署的開支上限監管制度已經崩潰,「不知這冰山到底有多大」。
問題開支多藏行政總部帳目
有接近廉署消息人士解構說,湯顯明酬酢和送禮帳目,實質分佈在不同的廉署財政帳目內,包括社關處和行政總部等帳目,但帳委會的聆訊範圍,被局限於早前審計報告調查的社關處帳目內,「其實,湯顯明大部分的問題開支,是隱藏在行政總部帳目內,有人稱它為湯顯明的『小金庫』」。帳委會要求廉署披露各部門主管的開支,但廉署只呈交社關處的帳目。
立會促呈各部門開支 廉署只呈社關處
消息稱,湯顯明的酬酢、送禮 、收禮等事宜,由其副官、社區關係處和內地聯絡組負責「全面打理」,「比如,副官們安排酬酢前,往往避免向湯顯明申請由他『自己批自己』超標款待,而是在飯局過後,才分開餐費和酒費兩張單呈交行政部門,填上出席者名字、地點等,就可以申報從『小金庫』取回費用。立法會查社關處帳目,根本查不到的」。
本報早前曾報道,湯顯明5年任內,酬酢午、晚餐共185餐,帳面超過人均餐費上限的僅20餐,由湯顯明「自己批自己」。不過,其實另有約60餐是餐費和酒費分單,若只計算餐費並不超標,但加上酒費即告超標。
2011年度飯局六成超標
有可靠消息指出,以2011年為例,湯顯明共酬酢32餐,帳面僅3餐超標,須「自己批自己」。表面上有29餐沒有超標,但原來其中18次的餐費酒費合計後便超標。又如2007年政府規定的晚餐人均消費上限是400元,當年9月湯宴請中聯辦前副主任鄭坤生,順便送贈名筆和數碼相機,一行約10人,帳面餐費為4000元,即人均約400元,無超標,但若計算飯桌上2支總值約1500元的茅台,人均消費便超標至約550元,「類似的例子,實在多不勝數」(見上表)。
有廉署現職人員感嘆,負責肅貪的執行處很少參與這些酬酢,「執行處首長申明不會批准公帑買禮或收禮,下屬都堅守最高紀律標準,鮮有聯誼飯局或工作午餐,有時外訪送人的紀念品,都是自費的。整個廉署都知道。湯顯明和社關處卻弄出另一套標準」。
曾任廉署調查主任的民主黨總幹事林卓廷表示,事件令人憂慮審計署早前批評的「分單做法」非個別事件,而是習以為常,廉署應不論帳目,立即將所有湯顯明的酬酢、外訪及送禮的開支,全數和盤托出,否則會令人質疑署方有心隱瞞。
議員盼可查行政帳目
立法會工黨議員何秀蘭說,由於帳委會公開聆訊受制於審計報告內容,目前只能查閱社關處的帳目,對行政開支束手無策。惟她認為,泛民早前聯合要求成立的專責委員會可「補充不足」,「雖然委員會沒有傳召文件的能力,但可要求廉署提供,希望白韞六信守承諾,協助立法會調查」。
不過,保安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涂謹申表示,由於行政開支的帳目屬於帳委會合理的調查範圍,亦不是廉署的查貪機密,相信除非帳委會主席石禮謙「企硬」反對,否則仍有機會向廉署索取相關帳目資料。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email protected] / 9181 4676
曾任廉署調查主任的民主黨總幹事林卓廷慨嘆,事件反映廉署的開支上限監管制度已經崩潰,「不知這冰山到底有多大」。
問題開支多藏行政總部帳目
有接近廉署消息人士解構說,湯顯明酬酢和送禮帳目,實質分佈在不同的廉署財政帳目內,包括社關處和行政總部等帳目,但帳委會的聆訊範圍,被局限於早前審計報告調查的社關處帳目內,「其實,湯顯明大部分的問題開支,是隱藏在行政總部帳目內,有人稱它為湯顯明的『小金庫』」。帳委會要求廉署披露各部門主管的開支,但廉署只呈交社關處的帳目。
立會促呈各部門開支 廉署只呈社關處
消息稱,湯顯明的酬酢、送禮 、收禮等事宜,由其副官、社區關係處和內地聯絡組負責「全面打理」,「比如,副官們安排酬酢前,往往避免向湯顯明申請由他『自己批自己』超標款待,而是在飯局過後,才分開餐費和酒費兩張單呈交行政部門,填上出席者名字、地點等,就可以申報從『小金庫』取回費用。立法會查社關處帳目,根本查不到的」。
本報早前曾報道,湯顯明5年任內,酬酢午、晚餐共185餐,帳面超過人均餐費上限的僅20餐,由湯顯明「自己批自己」。不過,其實另有約60餐是餐費和酒費分單,若只計算餐費並不超標,但加上酒費即告超標。
2011年度飯局六成超標
有可靠消息指出,以2011年為例,湯顯明共酬酢32餐,帳面僅3餐超標,須「自己批自己」。表面上有29餐沒有超標,但原來其中18次的餐費酒費合計後便超標。又如2007年政府規定的晚餐人均消費上限是400元,當年9月湯宴請中聯辦前副主任鄭坤生,順便送贈名筆和數碼相機,一行約10人,帳面餐費為4000元,即人均約400元,無超標,但若計算飯桌上2支總值約1500元的茅台,人均消費便超標至約550元,「類似的例子,實在多不勝數」(見上表)。
有廉署現職人員感嘆,負責肅貪的執行處很少參與這些酬酢,「執行處首長申明不會批准公帑買禮或收禮,下屬都堅守最高紀律標準,鮮有聯誼飯局或工作午餐,有時外訪送人的紀念品,都是自費的。整個廉署都知道。湯顯明和社關處卻弄出另一套標準」。
曾任廉署調查主任的民主黨總幹事林卓廷表示,事件令人憂慮審計署早前批評的「分單做法」非個別事件,而是習以為常,廉署應不論帳目,立即將所有湯顯明的酬酢、外訪及送禮的開支,全數和盤托出,否則會令人質疑署方有心隱瞞。
議員盼可查行政帳目
立法會工黨議員何秀蘭說,由於帳委會公開聆訊受制於審計報告內容,目前只能查閱社關處的帳目,對行政開支束手無策。惟她認為,泛民早前聯合要求成立的專責委員會可「補充不足」,「雖然委員會沒有傳召文件的能力,但可要求廉署提供,希望白韞六信守承諾,協助立法會調查」。
不過,保安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涂謹申表示,由於行政開支的帳目屬於帳委會合理的調查範圍,亦不是廉署的查貪機密,相信除非帳委會主席石禮謙「企硬」反對,否則仍有機會向廉署索取相關帳目資料。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email protected] / 9181 4676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