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張震遠昨檢討商交所困境時,坦承產品缺競爭力是最大死因,至今只有以美元計價的期金業務,「這難同傳統期貨交易所比併」。但他強調,商交所未來仍有致勝武器——人民幣結算的期金交易,「這兩年,我們陸續解決技術問題,只要重啟交易平台,2至3個月內就可推出」。
產品欠競爭力 最大死因
張震遠昨多番表示對商交所此心不死,認為商交所業務定位及市場需求仍有可為,但他亦承認,現時主要問題是交投不足,「商交所這個新的交易所,在交易量與流通量都做不大」。截至上周四,商交所期金持倉合約僅171張,只是上海及芝加哥同業的零頭。
至於何以交投做不大,張震遠認為產品沒有競爭力是主因,「大家都做美元結算的黃金合約,人家會去量大的交易所」。他稱,過往兩年一直推進人民幣結算業務,「現在可說技術問題已大致解決了」。他透露,已與倫敦清算所做好人民幣結算的技術支持,「若重新拿到牌,2至3個月後就可以推出人民幣結算期金」。他寄望完成配股後數個月即可重新營業,推出新業務。
對於港交所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後,市場認為LME未來勢必推人民幣產品搶中國市場,張震遠稱,LME會做大中國在商品市場的影響,這對商交所有幫助。
同業﹕先天不足 難有大作為
雖然張震遠押注人民幣期貨,寄以捲土重來的厚望,市場中人卻不太看好,商交所43家會員之一的新永安期貨,董事總經理江林強認為,商交所先天不足,沒有自己的清算所,又遇上態度非常保守的監管當局,即使未來推出人民幣期金亦難有大作為。江對商交所處境深表同情,「他們熱情很高,觀念上也跟期貨公司開始對頭,比港交所還要好,如果現在結束就很可惜」。
商交所昨公布,未平倉合約的結算價格將由港商交所與其指定結算公司共同議定,並以美元交收。商交所亦已與證監會制定程序,確保平倉活動順利進行,並於明(20日)上午將議定的結算價格通知會員。香港投資學會主席譚紹興稱,香港的投資者對商交所認識不多,需求不大,估計受影響投資者不足百人,涉及金額不多。
產品欠競爭力 最大死因
張震遠昨多番表示對商交所此心不死,認為商交所業務定位及市場需求仍有可為,但他亦承認,現時主要問題是交投不足,「商交所這個新的交易所,在交易量與流通量都做不大」。截至上周四,商交所期金持倉合約僅171張,只是上海及芝加哥同業的零頭。
至於何以交投做不大,張震遠認為產品沒有競爭力是主因,「大家都做美元結算的黃金合約,人家會去量大的交易所」。他稱,過往兩年一直推進人民幣結算業務,「現在可說技術問題已大致解決了」。他透露,已與倫敦清算所做好人民幣結算的技術支持,「若重新拿到牌,2至3個月後就可以推出人民幣結算期金」。他寄望完成配股後數個月即可重新營業,推出新業務。
對於港交所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後,市場認為LME未來勢必推人民幣產品搶中國市場,張震遠稱,LME會做大中國在商品市場的影響,這對商交所有幫助。
同業﹕先天不足 難有大作為
雖然張震遠押注人民幣期貨,寄以捲土重來的厚望,市場中人卻不太看好,商交所43家會員之一的新永安期貨,董事總經理江林強認為,商交所先天不足,沒有自己的清算所,又遇上態度非常保守的監管當局,即使未來推出人民幣期金亦難有大作為。江對商交所處境深表同情,「他們熱情很高,觀念上也跟期貨公司開始對頭,比港交所還要好,如果現在結束就很可惜」。
商交所昨公布,未平倉合約的結算價格將由港商交所與其指定結算公司共同議定,並以美元交收。商交所亦已與證監會制定程序,確保平倉活動順利進行,並於明(20日)上午將議定的結算價格通知會員。香港投資學會主席譚紹興稱,香港的投資者對商交所認識不多,需求不大,估計受影響投資者不足百人,涉及金額不多。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