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有400年歷史的元朗大橋村,疑受一條馬路之隔的「限呎樓」地盤打樁工程影響,昨日有村屋發生瓦片剝落險擊傷人意外,村民報警。屋宇署派員到場調查,證實未有即時危險,結果引起數十名村民不滿聚集鼓譟,需由警員趕至維持秩序及陪同相關人員離去。
政府人員疑部分是舊裂痕
消防派員到場經調查,未見有傷者及危險牆壁,將案件列作「善意虛報」處理。屋宇署回應稱,已提醒有關地盤的註冊承建商繼續監察打樁工程及其所產生的震動,提供足夠預防措施。據現場所見,報稱出現裂縫的村屋,裂口約半個指頭闊,長約一米多。據了解,政府人員檢查後發現有些裂縫是舊痕,存在已久。
據悉,被投訴的地盤前身是元朗邨,由長實以24.1億元投得的政府首推「限呎樓」地皮,與大橋村僅相隔一條大橋路。據大橋村村長陳錦勝說,自去年10月地盤展開地基工程以來,陸續有村屋牆身出現裂痕,包括有數百年歷史的鄉公所,更有村屋出現瓦頂剝落及滲水問題,約有20多間村屋受影響。
昨早11時許,其中一間村屋有瓦片剝落,險擊中人,住戶於是報警。多名村民之後拉起橫額到地盤抗議,消防及屋宇署檢視後證實無即時危險,但村民對此不滿,堅稱地盤打樁引起村屋出現裂縫,一度聚集數十人包圍屋宇署人員,需由警員到場協助脫困。
稱無即時危險 數十村民鼓譟
資深工程師黃澤恩指出,有兩種方法減低地盤打樁影響,一種是在建築物加裝臨時角鐵或木杉作固定,減少樓宇擺動。另一種是調節打樁機的力度及在地盤四周挖出深洞填入泥漿,以吸收打樁的震盪。如果建築物預計興建地牢,則可以先在地盤範圍打「鋼板樁」後才開始打樁,利用鋼板阻擋打樁產生的盪震。
有400年歷史的大橋村位於元朗市中心,屬十八鄉最歷史悠久的圍村之一,村內有一座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的門樓,現時約住有170戶,合共約700人,村民以陳姓為主,其餘則姓鄧、謝及梁。
在香港地少人多及急速發展下,早前新界鄉議局主席劉皇發籌劃將大橋村搬遷到遠離元朗市中心的大棠,將騰出來的土地,與投得毗連大橋村的前元朗邨限呎地的長實,聯合發展四幢商住大廈,另設4層商場平台,可建樓面面積逾11萬平方米。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