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李稻葵:老百姓海外投資要開放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22日 06:35
2013年05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全球央行量化寬鬆,大量熱錢湧進中國套利,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昨天再創匯改新高,報6.1911。曾經擔任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的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李稻葵建議,中國不可仿效發達國家大印鈔票,但貨幣政策應積極主動,引導一部分百姓的資金兌換成美元流出,促使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快。


加快人幣國際化 需設「防火牆」

李稻葵昨天來港就「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來港召開記者會,會後又對經濟問題發表看法。他認為,人民幣升值壓力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當前最大挑戰之一,「全球經濟都處於一個貨幣寬鬆的狀態,這使中國經濟面臨資金湧入的壓力,此前出現的假出口、假外貿現象,就是熱錢流入的一個幌子。」


目前,中國的貨幣存量已達15萬億美元,與GDP比為190%,為世界第一,李稻葵建議,要引導一部分境內的人民幣兌換成外幣出國投資,從而形成資金「有進有出」的局面,「讓老百姓的錢逐步出去,一方面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另一方面使得貨幣存量下降,再一方面引導百姓從其他國家量化寬鬆的過程中獲利,投資他國股市等,而不是把錢寄存在國內。」


李稻葵又強調,資金需要疏導,而非堵住,是金融改革的大方向,人民幣資本項目放開必須加快進程,不過,開放的前提是設立防火牆機制,以防大量資金在短期內迅速出走,該機制可簡單理解為,如果在一個月之內有超過5000億美元或1萬億美元出走,就立即啟動,迅速切斷資金流出通道。


政府應定人幣可兌換路線圖

事實上,內地《21世紀經濟報道》昨天稱,一份由人行行長周小川、中證監前主席郭樹清、人行前副行長吳曉靈等人發起的《新形勢下對外開放的戰略佈局》報告已向中央提出,人民幣在資本項下可兌換程度偏低,影響了對外貿易和投資的便利性,政府應盡快制定並公布人民幣可兌換的路線圖,明確2015年末實現完全可兌換,實施靈活的匯率和貨幣可兌換性。


《華爾街日報》又引述消息稱,國家外管局已設立了專門負責投資私募股權、房地產和其他替代型資產的美國業務部門。目前外管局正努力提高巨額外匯儲備資產的多樣化程度,使其不再集中於美國國債。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