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搶金潮隨着金價持續下跌而升級,香港近月轉口至內地的黃金產品急劇增加。但〈路透社〉報道,為打擊假出口,內地銀行正在響應政府的要求,收緊入口黃金融資,內地珠寶商不再獲批擔保信用狀。
近月港轉口內地黃金急升
根據香港統計處數據,從香港轉口至內地的黃金自去年底開始急劇增加,今年1月份雖稍為放緩,但2月開始又以倍數增加,到3月份錄得223.6噸的紀錄。這些數據包括黃金廢料、碎料及半製成狀、未鑄造的黃金。
彭博指出,部分保稅區內的珠寶商從香港取得這些黃金原料,製成商品後再出口至香港,以高於市價出售,再結匯成人民幣回流至內地炒作。
早前,內地出口數據屢創新高,惹來假出口質疑。市場認為有企業藉詞貨物從保稅區出口香港,實際上貨物僅在區內「繞一圈」,在同批貨物一出一進之間,利用外匯及交易差額引入熱錢。
避免珠寶商參與假出口
為避免珠寶商參與假出口,政府已要求廣東省的銀行停止向珠寶商批出擔保信用狀,限制它們借貸,部分銀行如工商銀行(1398)及民生銀行(1988)已執行相關命令。分析認為短期內黃金進口數字將受到影響,但影響不會是長期的,因為利用黃金製造假出口並不常見,黃金的剛性需求非常強烈,銀行不會長期對珠寶商「收水」。
近月港轉口內地黃金急升
根據香港統計處數據,從香港轉口至內地的黃金自去年底開始急劇增加,今年1月份雖稍為放緩,但2月開始又以倍數增加,到3月份錄得223.6噸的紀錄。這些數據包括黃金廢料、碎料及半製成狀、未鑄造的黃金。
彭博指出,部分保稅區內的珠寶商從香港取得這些黃金原料,製成商品後再出口至香港,以高於市價出售,再結匯成人民幣回流至內地炒作。
早前,內地出口數據屢創新高,惹來假出口質疑。市場認為有企業藉詞貨物從保稅區出口香港,實際上貨物僅在區內「繞一圈」,在同批貨物一出一進之間,利用外匯及交易差額引入熱錢。
避免珠寶商參與假出口
為避免珠寶商參與假出口,政府已要求廣東省的銀行停止向珠寶商批出擔保信用狀,限制它們借貸,部分銀行如工商銀行(1398)及民生銀行(1988)已執行相關命令。分析認為短期內黃金進口數字將受到影響,但影響不會是長期的,因為利用黃金製造假出口並不常見,黃金的剛性需求非常強烈,銀行不會長期對珠寶商「收水」。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