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據可靠消息,國務院參事近日將就「城鎮化」問題展開第二輪調研。之前一個月,參事室已將第一次調研報告提交高層。內地城鎮化遇到的問題之多前所未有,高層目前也尚未就方案達成共識,原本定於上月底召開的「城鎮化」專門會議亦被推遲。在此背景下,國務院參事室被要求作二次調研,形成報告。國務院參事室的職責是調查研究、建言獻策、諮詢國事。
李克強否決城鎮化草案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總理李克強否決了國家發改委提出的城鎮化草案,希望調整從而更加關注經濟改革,擔憂再一次的大規模投資可能推高地方債務並吹大地產泡沫。
「城鎮化」是習李新班子提出的任內重要任務,李克強日前指出,擴大內需,城鎮化是最大的潛力。目前,中央對城鎮化建設抱以厚望,並且明確,城鎮化就是農村人口向城鎮逐步轉移的過程,就是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覆蓋更多農村地區和人口的過程。城鎮化率每提高1%,將帶來逾1000億元人民幣的消費增長以及各種基建投資需求。因此,官方認為,城鎮化建設是內地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在拉動內需方面作用重大,將成為推動經濟改革的重要方向。
去年,內地總人口13.54億,其中城鎮戶籍人口(非農業人口)4.78億,佔35.29%,農村戶籍人口(農業人口)8.76億;按居住地劃分,城鎮常住人口7.12億,佔52.6%(即城鎮化率)。而在這7.12億人中,農民工人數逾2.5億。去年曾有報道說,中國計劃在未來10年斥資約40萬億人民幣,將4億人口帶入城市。
學者憂城市化排斥農民工
從事宏觀經濟研究的政策專家和學者,大多使用「城市化」的概念,希望未來內地的城鎮化道路聚焦於各類大中城市和城市群。而從事農村政策研究的部門和官員,則傾向於採用「城鎮化」的提法。在內地建制鎮的統計範疇仍屬於農村,隸屬於城市管轄。
有學者指出,若提出「城市化」,各級城市政府可能會以此為藉口,排斥農民工;同時,他們會利用自己管理上的優勢,令生產要素更多地向城市傾斜,把自己的城市愈做愈大。
據知,「城鎮化」是目前高層既定的提法。內地現有近兩萬個小城鎮,把城鎮化矛盾分解到小城鎮,會把不穩定因素降到最低,亦可令部分農村人口可就地就近轉移。
鍾鳴九
李克強否決城鎮化草案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總理李克強否決了國家發改委提出的城鎮化草案,希望調整從而更加關注經濟改革,擔憂再一次的大規模投資可能推高地方債務並吹大地產泡沫。
「城鎮化」是習李新班子提出的任內重要任務,李克強日前指出,擴大內需,城鎮化是最大的潛力。目前,中央對城鎮化建設抱以厚望,並且明確,城鎮化就是農村人口向城鎮逐步轉移的過程,就是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覆蓋更多農村地區和人口的過程。城鎮化率每提高1%,將帶來逾1000億元人民幣的消費增長以及各種基建投資需求。因此,官方認為,城鎮化建設是內地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在拉動內需方面作用重大,將成為推動經濟改革的重要方向。
去年,內地總人口13.54億,其中城鎮戶籍人口(非農業人口)4.78億,佔35.29%,農村戶籍人口(農業人口)8.76億;按居住地劃分,城鎮常住人口7.12億,佔52.6%(即城鎮化率)。而在這7.12億人中,農民工人數逾2.5億。去年曾有報道說,中國計劃在未來10年斥資約40萬億人民幣,將4億人口帶入城市。
學者憂城市化排斥農民工
從事宏觀經濟研究的政策專家和學者,大多使用「城市化」的概念,希望未來內地的城鎮化道路聚焦於各類大中城市和城市群。而從事農村政策研究的部門和官員,則傾向於採用「城鎮化」的提法。在內地建制鎮的統計範疇仍屬於農村,隸屬於城市管轄。
有學者指出,若提出「城市化」,各級城市政府可能會以此為藉口,排斥農民工;同時,他們會利用自己管理上的優勢,令生產要素更多地向城市傾斜,把自己的城市愈做愈大。
據知,「城鎮化」是目前高層既定的提法。內地現有近兩萬個小城鎮,把城鎮化矛盾分解到小城鎮,會把不穩定因素降到最低,亦可令部分農村人口可就地就近轉移。
鍾鳴九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