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有一則很富戲劇性的新聞。話說花旗上周二(5月21日)出報告,將華能(0902)及華電國際(1071)的評級,從「買入」分別下調至「中性」及「沽售」,理由是第3季度有減電價風險,兩者股價次日即大跌8%及10%。花旗的報告出街後,其他券商即群起「護駕」,力斥短期減電價機會微。究竟是花旗眾人皆醉我獨醒,還是群眾智慧正確呢?
成名分析員突轉軚 事必有因
筆者從兩個方面去分析這件事。首先是過去的經驗觀察。花旗的公用股分析員行內名氣大,經常是業內雜誌《機構投資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第一名的常客。筆者一向有拜讀該分析員的報告,認為分析一向詳細、紮實、有根有據、「跟得貼」。奇怪的地方在於,花旗才剛於上周一(5月20日)出報告調升華能及華電的盈利及目標價,一天後卻急急反過來下調。筆者認為,以一位極有經驗的分析員作出這樣看起來輕率的行為,很大機會是有緣於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
火電補貼可再生能源 非不可能
而另一方面可從整個能源政策的大方向去考量。要留意雖然花旗的報告標題是「第3季度有機會減電價(Tariff Cut Likely in 3Q13E)」,但內文其實是指間接減電價。以往一般調電價是因為「煤電聯動」,即根據燃料成本而有加有減。花旗這次報告的重點則是指出由於政府打算將可再生能源附加費(Renewable Surcharge)加倍,因此將從火電上網電費減約2%來補貼。筆者認為,中國的能源政策大方向肯定是轉為天然氣、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從火電公司手裏拿錢補貼清潔、可再生能源,並非不可能。
最後,火電股表面上估值便宜,今年市盈率只有8至9倍,但對煤價及電價的敏感度極高。據花旗的估計,如電價減1%,盈利平均會少7%。華電敏感度最大,盈利會少14%之多。股價有那麼大的反應並非無因。
筆者認為如果是出於能源政策的考量,火電企業被要求加大補貼新能源便變得合理。以花旗公用股分析員的資歷,甘願冒這樣大的風險出這樣的一份報告應有「諗過度過」。至於火電股另一大盈利變數煤價,雖然上升動力不足,但再下跌的空間亦不大。綜合而言,火電股現價並不值博。
股飈
[email protected]
逢周二、三、五刊出
成名分析員突轉軚 事必有因
筆者從兩個方面去分析這件事。首先是過去的經驗觀察。花旗的公用股分析員行內名氣大,經常是業內雜誌《機構投資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第一名的常客。筆者一向有拜讀該分析員的報告,認為分析一向詳細、紮實、有根有據、「跟得貼」。奇怪的地方在於,花旗才剛於上周一(5月20日)出報告調升華能及華電的盈利及目標價,一天後卻急急反過來下調。筆者認為,以一位極有經驗的分析員作出這樣看起來輕率的行為,很大機會是有緣於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
火電補貼可再生能源 非不可能
而另一方面可從整個能源政策的大方向去考量。要留意雖然花旗的報告標題是「第3季度有機會減電價(Tariff Cut Likely in 3Q13E)」,但內文其實是指間接減電價。以往一般調電價是因為「煤電聯動」,即根據燃料成本而有加有減。花旗這次報告的重點則是指出由於政府打算將可再生能源附加費(Renewable Surcharge)加倍,因此將從火電上網電費減約2%來補貼。筆者認為,中國的能源政策大方向肯定是轉為天然氣、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從火電公司手裏拿錢補貼清潔、可再生能源,並非不可能。
最後,火電股表面上估值便宜,今年市盈率只有8至9倍,但對煤價及電價的敏感度極高。據花旗的估計,如電價減1%,盈利平均會少7%。華電敏感度最大,盈利會少14%之多。股價有那麼大的反應並非無因。
筆者認為如果是出於能源政策的考量,火電企業被要求加大補貼新能源便變得合理。以花旗公用股分析員的資歷,甘願冒這樣大的風險出這樣的一份報告應有「諗過度過」。至於火電股另一大盈利變數煤價,雖然上升動力不足,但再下跌的空間亦不大。綜合而言,火電股現價並不值博。
股飈
[email protected]
逢周二、三、五刊出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