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第3批iBond快將出爐,雖然券商搶客戰早已打得火熱,但整批債券畢竟只有100億元額度,每個申請人可獲分派數量不多,加上回報只有幾厘,金融界人士大多表示無興趣。但有學者指出,iBond可抗通脹又無違約風險,對投資經驗不多的市民而言屬不俗之選。
豐盛﹕無風險 無得博
第3批iBond未出台已令券商引頸以待,出盡招數吸引市民認購,但金融界似乎並未為之動容。豐盛金融集團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形容抽iBond「好悶」,因為發債額度不大,每人抽中數手,最多只賺得2000到4000元,「雖然冇downside(下行風險),但就冇得博upside(上升空間),寧願買股票。」
資深股評人陳永陸雖表明會抽iBond,但稱只為「響應政府」。事實上,市面上高息股或債券的回報率,多達5厘以上(見表),遠較iBond為高。
不過iBond原意始終為保本抗通脹,浸大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指出,對於投資經驗不多、但有閒散資金的人士可能較為吸引。
息率近人幣定存
他表示,目前以人幣定存息率與iBond回報較為接近,但人幣存戶往往要放入大額存款才可享高息,人幣能否升值亦存在變數。相比之下,投資iBond更穩當,因入場費只需1萬元,門檻低得多,而且又可抗通脹,更沒有違約風險。
豐盛﹕無風險 無得博
第3批iBond未出台已令券商引頸以待,出盡招數吸引市民認購,但金融界似乎並未為之動容。豐盛金融集團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形容抽iBond「好悶」,因為發債額度不大,每人抽中數手,最多只賺得2000到4000元,「雖然冇downside(下行風險),但就冇得博upside(上升空間),寧願買股票。」
資深股評人陳永陸雖表明會抽iBond,但稱只為「響應政府」。事實上,市面上高息股或債券的回報率,多達5厘以上(見表),遠較iBond為高。
不過iBond原意始終為保本抗通脹,浸大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指出,對於投資經驗不多、但有閒散資金的人士可能較為吸引。
息率近人幣定存
他表示,目前以人幣定存息率與iBond回報較為接近,但人幣存戶往往要放入大額存款才可享高息,人幣能否升值亦存在變數。相比之下,投資iBond更穩當,因入場費只需1萬元,門檻低得多,而且又可抗通脹,更沒有違約風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