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歐陽五﹕「毒大米」不再僅僅是食品安全問題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28日 06:35
2013年05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廣東的「毒大米」事件,令內地的食品安全再次亮起紅燈,一季度廣州餐飲環節抽檢結果顯示,大米及米製品鎘超標率達44.4%。


鎘是一種重金屬,進入人體容易引起體內功能紊亂,影響身體代謝。如果人體內的鎘積存過多,就會傷及肝、腎、呼吸道,導致骨質疏鬆等病症。此外,它還和多種癌症有關。


問題的嚴重性還不止於此,更重要的問題在於與蘇丹紅、毒奶粉、地溝油、假羊肉等等不同,大米中超標的鎘並非人工添加,而是來自於污染的水和土壤。


深圳大學教授王慶國指出,農作物種植用的土壤、水源,以及施加在農作物上的各類肥料都可能導致農作物鎘超標。另一位內地學者陳能場此前也表示,鎘在水稻等作物中可以超標達十幾倍,南方的酸性土壤更易吸收鎘。


廣東省的調查結果顯示,此次鎘超標的大米主要來源地之一是湖南省。那裏土質偏酸性,多種植根系發達、入土很深的秈米;而大量的稻田又和工廠、冶金場、礦場相距很近。


一份有關2010年湖南稻米污染問題的《風險評估》報告中,專門研究了湖南省10個有冶煉區域的地方,發現這些地區大米樣品的重金屬污染率達90%以上。顯然,工業重金屬污染,是土壤中鎘的重要來源之一。


警示內地土壤污染的嚴重現實

而「毒大米」的出現正是粗放增長方式及工業污染長期積累的必然結果。


如果說「毒奶粉」等反映的還是少數生產者的道德缺失,「毒大米」則鮮活地警示人們內地土壤污染的嚴重現實。聯想到北京等地嚴重的霧霾天氣,內地的生態環境無疑已十分嚴峻。試想當水、土壤、空氣都遭到嚴重污染時,生態安全都將無從談起,哪裏還有食品安全?


「毒大米」揭示的另一個深層問題是政府的行政能力或執行力。早在2003年7月,胡錦濤就提出了科學發展的概念。同年10月,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正式提出科學發展觀,其基本內涵就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說得淺白一點,就是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注意保護自然環境。中共十七大上,更將科學發展觀寫入中共黨章。然而十年過去了,內地的環境問題並未得到有效改善,某些方面甚至還在惡化,北京嚴重的霧霾和本次的「毒大米」事件就是例子。這說明中央的政策並沒有被很好地執行。


習近平上任後,已多次講過環境問題,5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專門就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集體學習。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他並要求要牢固樹立生態紅線的觀念,強調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不能越雷池一步,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後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究。


政治局集體學習專門設置生態文明建設問題,既反映出中央對生態安全的重視,也說明目前內地生態環境的嚴峻。習近平的講話有分量、可操作,關鍵還是要看執行和落實的情况。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