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圓弱效應漸散 日股宜減持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28日 06:35
2013年05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四,日經225指數單日下跌1143點,昨天再瀉470點,令一些持有日股ETF或日股基金的投資者有些為難。去年底至大跌市前,日股由不到8000點升至15,000點,即使是今年初才買入日股的投資者,回報也有雙位數,究竟該不該減持或拋售日股?另一方面,日圓匯價近期也有所反彈,沽日圓的策略是否也應告一段落?


市場上有不少人解讀此次日股大跌的原因,幾乎一致認可的一個理由是,日股前期積累了太多升幅,已出現高處不勝寒的情况,需要作出調整。換言之,基本面不足以支持日經指數保持在大跌前的水平。其中,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高級副總裁王良享指出,去年底前至今的日股升幅90%源自日圓貶值,現在後者的作用已基本消化殆盡。


作為「安倍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日圓貶值的確發揮了不少作用,至少市場的興奮情緒對實體經濟產生了效果。豐田(Toyota)截至今年3月底的2012/13財年純利增加2.4倍,公司預期13/14財年將再增加40%;受惠於經紀業務收入上升,野村證券(Nomura)和大和證券(Daiwa)上季盈利均創7年新高。不過,很少有股票投資者會認為自己對外匯有着深刻認識,押注日圓貶值總有些不安。


不能與05年日股上升比較

於是有人以2005年日股的那輪上漲作參考,當時也出現日圓兌美元貶值,且2005年日經指數上漲43.8%,隨後2006年續升7.5%。對此,王良享稱,本輪日股上升與2005年時可比性不高。首先,當時日圓貶值是由於美元走強所致,2004年時美國通過了本土投資法案(Homeland Investment Act),該法案將美國公司海外匯回本土的盈利稅率由35%降至3%,造就了美元歷時一年的強勢。其次,當年正逢美股、亞洲股市牛市第3期,整體外圍環境遠勝現在。更重要的是,自1991年日本樓市崩盤,05年8月東京地價出現了首次上漲,有迹象顯示日本經濟要走出通縮,而目前日本不僅無任何通脹迹象,甚至連走出通縮的預期也沒有,上季度日本通脹率還錄-0.9%。


日債孳息不足1厘 仍毋須憂慮

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黃展威就指出,若對比2005年的市况,今天看待日股就應更審慎,畢竟當年外圍環境不錯,日本經濟亦有起色。他建議投資者暫時不要增持日股或日股基金,而未來一、兩個月日本的經濟數據非常值得留意,特別是貿易數據、通脹、企業信心指標等,因為相關數據會反映到目前為止「安倍經濟學」的效果。而在他看來,只要日本10年期國債孳息率不超過1厘,投資者也毋須太擔心。


不過,日本經濟是結構性問題,人口的老齡化和規模萎縮是經濟增長的巨大阻礙。與此同時,日本經濟架構臃腫,許多大型企業受過去的成功拖累,行事僵化且厭惡風險,還有些公司出現令人失望的資源錯配,導致原本曾是國際明星品牌的日企淪為二、三流公司,喪失了國際競爭力。由此,不少市場人士都表示,除了印錢之外,安倍政府亟需推出財政及改革政策,相信日股也需要新的引擎才能繼續攀升。目前港人投資日股,可透過惠理的價值日本ETF(3084)、強積金計劃中的日股基金及零售基金計劃內的日股基金,也有少數人直接開戶買日股個股。黃展威建議,若投資者持日股資產佔比超過組合一成,目前不妨考慮減持。年初至上周五,價值日本ETF升18.7%,近期升勢與日圓跌勢頗為一致。


日圓短期恐會續小幅反彈

王良享則建議,準備繼續沽空日圓的投資者暫保持觀望,日圓短期恐會繼續小幅反彈。他稱,早前日本經濟大臣甘利明表示,若日圓進一步下滑,將會對日本經濟產生負面影響;而在日本國債孳息率急升至1厘後,央行行長黑田東彥並未以明確的態度表示央行壓低孳息率的決心,都惹來市場猜疑,政策不夠明朗。在他看來,日本央行若決心實現2%的通脹目標,日圓定要長期走弱,目前當局需要加強與市場溝通,消除市場疑心,同時盡快推出財政及改革政策。他表示,上周三前日圓匯價約103,用實際有效匯率來計,與海嘯前匯價110差不多,反映日圓已基本回升至正常水平。若投資者沽日圓,不妨待其反彈至100左右,屆時日本央行弱日圓的態度一定會非常硬朗。


明報記者 王小青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