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發表首份預防兒童死亡事故的報告,檢討2008年及2009年發生的238宗18歲以下兒童死亡個案。在死於非自然因素的個案中,最多是死於自殺,共有26宗。委員會並提出多項建議,預防兒童死亡事故。
檢討委員會主席梁乃江在記者會上說,希望檢討工作有助防止不幸事件再度發生。各政府部門、機構和服務單位的積極參與和正面回應,令委員會順利了解相關的服務系統及運作情況,並提出改善建議,過程亦促進了跨界別及跨專業的合作。
社會福利署表示,認同檢討兒童死亡的機制有助促進改善現行保護兒童及兒童福利服務系統,該署接受委員會的建議,並會繼續促進跨界別及跨專業的合作,以保護兒童。
在238宗兒童死亡個案中,共有156宗死於自然及82宗非自然因素。在26宗自殺的個案中,19名從高處躍下喪命,最年幼的自殺個案涉及九歲兒童。
檢討委員會提出七項預防建議,包括以公眾教育,鼓勵兒童╱青少年當遇有朋輩向他們表示想自殺時,要及時求助;教導家長因應子女的能力加以培育,培養子女的抗逆能力;及優化學校的生命教育。
在23宗致命兒童意外個案中,12名兒童死於交通意外。檢討委員會提出三項預防致命交通意外的建議,包括加強行人的道路安全意識,尤其是學前兒童、跨境學童和從內地新來港的兒童。委員會亦建議提高家長意識,需將有毒物質置於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和對兒童頭部受傷的症狀,提高警覺。
另外,有18名兒童遭受襲擊而喪生,其中13宗個案的施襲者是當事兒童的父母。檢討委員會提出五項建議,包括以公眾教育,提醒家長有責任好好照顧子女,和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他們都沒有權利奪去子女的性命;和請大眾提高警覺,當發現為人父母者威脅要自殺或傷害他們的孩子時,必須謹慎看待。
各方對檢討委員會提出各項建議的回應已收錄於報告內。
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發表首份預防兒童死亡事故的報告,檢討2008年及2009年發生的238宗18歲以下兒童死亡個案。在死於非自然因素的個案中,最多是死於自殺,共有26宗。委員會並提出多項建議,預防兒童死亡事故。
檢討委員會主席梁乃江在記者會上說,希望檢討工作有助防止不幸事件再度發生。各政府部門、機構和服務單位的積極參與和正面回應,令委員會順利了解相關的服務系統及運作情況,並提出改善建議,過程亦促進了跨界別及跨專業的合作。
社會福利署表示,認同檢討兒童死亡的機制有助促進改善現行保護兒童及兒童福利服務系統,該署接受委員會的建議,並會繼續促進跨界別及跨專業的合作,以保護兒童。
在238宗兒童死亡個案中,共有156宗死於自然及82宗非自然因素。在26宗自殺的個案中,19名從高處躍下喪命,最年幼的自殺個案涉及九歲兒童。
檢討委員會提出七項預防建議,包括以公眾教育,鼓勵兒童╱青少年當遇有朋輩向他們表示想自殺時,要及時求助;教導家長因應子女的能力加以培育,培養子女的抗逆能力;及優化學校的生命教育。
在23宗致命兒童意外個案中,12名兒童死於交通意外。檢討委員會提出三項預防致命交通意外的建議,包括加強行人的道路安全意識,尤其是學前兒童、跨境學童和從內地新來港的兒童。委員會亦建議提高家長意識,需將有毒物質置於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和對兒童頭部受傷的症狀,提高警覺。
另外,有18名兒童遭受襲擊而喪生,其中13宗個案的施襲者是當事兒童的父母。檢討委員會提出五項建議,包括以公眾教育,提醒家長有責任好好照顧子女,和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他們都沒有權利奪去子女的性命;和請大眾提高警覺,當發現為人父母者威脅要自殺或傷害他們的孩子時,必須謹慎看待。
各方對檢討委員會提出各項建議的回應已收錄於報告內。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