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北區升小「返回機制」無得揀校長青網文章

2013年05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5月30日 21:35
2013年05月30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小一派位結果周六公布,教育局預計約200名居於北區的升小學童,受到跨境童湧港影響而需跨區派到大埔升學。教育局首設「返回機制」,讓子女被派往大埔的北區家長,可以抽籤方式重新獲改派另一所北區小學,但學位「無得揀」兼要先放棄大埔學位。北區家長認為抽籤機制存在風險,寧願放棄參與,全力準備「叩門」。


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昨出席立法會會議公布「返回機制」詳情。他指出,北區小學將加開14班小一,全區共開107班,每班由現時小班25人、大班30人,劃一增至33人。不過,仍有約400名原報北區升學的學童會被派到大埔,其中約一半為跨境學童,餘下不多於200人為北區本地學童,他們將可申請「返回機制」。


須先棄大埔學位

楊解釋,周六小一放榜時,局方會在被派到大埔的北區學童派位通知書上,附上藍色通知書及申請回條,以茲識別。機制申請期為6月17至19日,與6月1日放榜相隔超過兩周,家長有充分時間考慮。所有參加學童將被隨機派到上水或粉嶺有餘額的學校,打鼓嶺、沙頭角學校不包括在內,結果在6月24日公布。參加計劃的學童將要自動放棄原來的大埔學位。


受影響家長另一選擇是先接受大埔學位,並隨即與子女到心儀小學「叩門」,但結果要待7月初公布,較「返回機制」公布結果再遲逾一周。


北區家教會聯會主席林陳容珍形容,區內升小家長大多心情徬徨,「返回機制」不允許家長選擇學校,等同再一次「大抽獎」,風險高或令家長卻步,寧願「有得揀」自行叩門,「家長無從估計派到哪所學校,即使同在北區也有近遠之分,家長未必肯博」。


200北區童料派大埔

兒子參與今年派位的粉嶺區家長金太說,若不幸派到大埔會積極考慮申請「返回機制」,同時繼續「叩門」,早已準備好兒子的履歷及獎狀等。金太希望長子就近入學,為兩歲幼女「鋪路」,「我是全職媽媽,為方便照顧兩兄妹,當然最想哥哥先入(鄰近心儀學校),妹妹將來跟隨」。


北區各小學合共約有214個「叩門」學位,北區小學校長會主席陳紹鴻表示,申請「返回機制」存在隨機抽籤風險,相信家長必同時「叩門」作兩手準備,加上被派到大埔的跨境童也可能返回北區「叩門」,料「叩門」情况較過去幾年瘋狂。


他估計小學會考慮收窄門檻,如要求學生必須於首輪或次輪選校中均以該校為首志願,「去年所有申請人都有面試機會,今年未必做得到」。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