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4年後,當年「天安門廣場四君子」之一的周舵,不再振臂高呼「平反六四」,而是與當局妥協,潛心研究憲政路線圖,撰文敦促中共改革。周舵稱,自己轉型後,「中共安全部特務」之類罵聲鋪天蓋地,他甚至用「忍辱負重」來形容自己目前處境。他用對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最終結局的惋惜來解釋自己的抉擇﹕「政治家最高境界並不是做道德完人和聖賢,而是要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並為此不惜忍辱負重。」
對於周舵的這番妥協,支聯會主席李卓人說,「理解得來有點悲哀」。
主動提妥協 換講學發表自由
2011年初,周舵計劃辦一場小型讀書會,特地選在2月,以避開3月的全國「兩會」,但仍受到公安阻撓,警車甚至堵在他家門口。憤怒之餘,周舵開始逐漸思考轉型。隨後,他找到分管的公安,主動提出「妥協條件」﹕還給他公民自由,允許他自由講學和發表文章,他則承諾不再「惹麻煩」,「什麽叫麻煩,由你們定義」。周舵說,這個決定代價很大,但他也明白,「如果堅持公開要求『平反六四』,其他的就什麼都做不了」。
「若堅持平反 什麼都做不了」
從那以後,周舵的「敏感身分」逐漸洗白,可以出席小型講座、在網上發文。去年十八大後,他更取得了護照,見客的限制也愈來愈少。
政改建議送達中共核心
隨着政見漸變溫和,來採訪周舵的記者愈來愈少。但憑藉自己的人脈,周舵關於政治體制改革和中國未來憲政民主發展路線的建議,據說已循不同管道送達習李班子的核心圈。周舵常把文章印好交給一名相熟的「紅二代」女士,由她轉交給兒時好友習近平。最近,又有一名「很有實力」的商界朋友告知,他就周舵的政改建議與「最高決策層」談了兩個小時,據說高層人士對建議未表反對。
近兩年,周舵的政論文章已可在內地網站發表,網民不用「翻牆」就能讀到。他也開通了新浪微博「@舵爺第一」,談論政制改革的方案,甚至批判馬克思主義,至今未被禁言或封號。周舵表示,在內地發文必須用「溫和的、建設性的方式」去寫,開始時很不習慣,內心也很煎熬,「但能把對社會進步有推動的話發表出來,讓社會聽到,這本身是一種技巧,一種本事」。
周舵在美國哈佛大學做了一年訪問學者,回國後創辦了援助農村貧困教師的「燭光工程」,他說﹕「如果有一天真競選了,共產黨能說他們辦好了福利民生,老百姓自然會問你,你又做了什麼?」
招投降罵名 稱忍辱負重
身為八九民運的旗幟性人物之一,周舵的轉型也招來了不少罵名,尤其是一些當年的學生領袖,有人指他是「中共安全部特務」。而「六四」後冒起的一批民主鬥士,也紛紛指他太過軟弱,認為他已「投降」。周舵用「忍辱負重」來形容目前自己的處境。但同時,他也發現,一批內地原學運成員中相當多人也受他影響,轉走改良路線。他常說的一句話是﹕「不要僅僅以是否正確來決定做不做一件事,而要考慮成本與收益。」
對於周舵的妥協,本港支聯會主席李卓人說,不能說感到失望,只是「理解得來有點悲哀」,對周希望在國內有多些空間做點事表示理解,但同時悲哀中國人在國內要迴避敏感議題來換取言論空間。但李卓人指出,「妥協未必能換到一個空間」,希望周明白中共能隨時變臉,「到時可能連憲政改革都無得講」,又認為香港沒言論限制,毋須不說平反六四,認為應代周「做盡點」,才能為周換取言論自由。
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則坦言有點失望,他明白身處內地的朋友處境有困難,但認為周舵對89年六四發生的事、是非曲直相當清楚,應了解官方有否需要負責。
【六四系列之一】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email protected] / 9181 4676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