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雖經常自詡為國際大都會,可香港在很多方面總是落後的,藝術自是一環,街頭塗鴉到現在仍然被視為破壞公物的行為,只有跟商業掛鈎的塗鴉才較易被人接受。早前連卡佛請來東京壁畫畫家Questa展示作品,透過時尚讓大家接近此種藝術。
熒光色+霓虹燈 營造科幻迷離
相比其他graffiti畫家,Questa的表達有點不一樣。早在1999年,他已開始在街頭、室外創作,後來才慢慢走進畫廊和舉行展覽。「由室外到室內,我的創作集中在兩個元素上﹕如何從壁畫塗鴉創作中顯示東京城市在不同時期的轉變;將霓虹燈跟壁畫這兩樣被很多人視為cliche的事物,結合成不同的東西。到2005年,我開始用熒光顏料配合霓虹燈創作,營造科幻迷離的氣氛。我認為熒光色正好是大眾消費文化的象徵。」
向人類社會提出質疑
作為藝術家,Questa認為藝術就是向人類社會提出質疑,「或者更準確來說,藝術就是我們作為人的一個聲明、一個論述。因為人類除了生產各樣物質性的事物,也有其靈性——藝術和創作,就是人類重新檢視其靈性的渠道」。他選擇了在陸地上幾乎無處不在的花作為主題,因為大家總是從花朵看到美。就算在大城市,我們仍然可以看到花到處生存;而我們都喜歡收花送花,花成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聯繫。
「在人類社會工業化以前,花朵跟光都是天然的存在,現在我們卻將它們應用到複雜多樣的社會層面上。我希望我的作品可以讓大家細想,我們如何處理自然世界與發展社會之間的矛盾。」Questa說。但他認為矛盾雖存在,卻不一定負面。對人類來說,身體局限了靈魂;但就如時裝,雖然只是外在的物質上包裝,卻可以表達到我們的思想,令我們的靈魂變得自由自在。這也是他為什麼喜歡這次跟連卡佛合作的原因。
文 張曉冬
熒光色+霓虹燈 營造科幻迷離
相比其他graffiti畫家,Questa的表達有點不一樣。早在1999年,他已開始在街頭、室外創作,後來才慢慢走進畫廊和舉行展覽。「由室外到室內,我的創作集中在兩個元素上﹕如何從壁畫塗鴉創作中顯示東京城市在不同時期的轉變;將霓虹燈跟壁畫這兩樣被很多人視為cliche的事物,結合成不同的東西。到2005年,我開始用熒光顏料配合霓虹燈創作,營造科幻迷離的氣氛。我認為熒光色正好是大眾消費文化的象徵。」
向人類社會提出質疑
作為藝術家,Questa認為藝術就是向人類社會提出質疑,「或者更準確來說,藝術就是我們作為人的一個聲明、一個論述。因為人類除了生產各樣物質性的事物,也有其靈性——藝術和創作,就是人類重新檢視其靈性的渠道」。他選擇了在陸地上幾乎無處不在的花作為主題,因為大家總是從花朵看到美。就算在大城市,我們仍然可以看到花到處生存;而我們都喜歡收花送花,花成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聯繫。
「在人類社會工業化以前,花朵跟光都是天然的存在,現在我們卻將它們應用到複雜多樣的社會層面上。我希望我的作品可以讓大家細想,我們如何處理自然世界與發展社會之間的矛盾。」Questa說。但他認為矛盾雖存在,卻不一定負面。對人類來說,身體局限了靈魂;但就如時裝,雖然只是外在的物質上包裝,卻可以表達到我們的思想,令我們的靈魂變得自由自在。這也是他為什麼喜歡這次跟連卡佛合作的原因。
文 張曉冬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