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領匯急挫 買樓收租要小心長青網文章

2013年06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6月01日 06:35
2013年06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和瑞士遙遙相距數千里,但近日卻有兩宗新聞將兩地連繫起來,且對香港的未來有一定啟示性,大眾應加以留意,對於部署投資也有一定意義。


首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上周訪問瑞士期間,簽署雙方的自由貿易協定,內容包括中國將在今後10年將瑞士手表進口關稅下調六成,消息出台後,香港的一些零售鐘表股受壓,而在內地設有廣大零售網的鐘表股卻受到追捧。


內地料漸降關稅 食自由行老本將受打擊

大家不要小看這宗新聞,以為與自己無關,筆者相信,除鐘表外,內地會陸續與全球多國簽署更多自由貿易協議,也會漸漸增加降低各種零售產品關稅項目,令到內地客到港消費的興趣漸減,最終令那些近年一食「自由行」老本的機構受到打擊。


未知是否一葉知秋,擁有海港城及時代廣場等的香港商場大業主九倉(0004),股價在五月衝上79.2元歷史高位,昨天五月最後一天,竟低收69.1元,與高位相差近13%,月線圖形成了極利淡的「射擊之星」(圖1),雖然說這可能因傳出該公司打算供股所致,但不論是否屬實,如是,則或反映公司管理層可能看淡零售後市,若否,則是市場不看好商場前景,都不是好的信息。


經濟呈虛擬化泡沫化 阻中小企發展

除了上述的中國與瑞士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另一則要留意新聞,則是瑞士洛桑學院(IMD)周四發表的《2013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顯示,全球60個地區中,香港競爭力從去年第一跌至第三,重返2008年水平,年報指除了經濟放緩及物價高企等因素,社會凝聚力轉差及對政府施政信心,都是令香港失去全球競爭力「一哥」的原因。


事實上,社科院早前發表的最新《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也指出,雖然香港在經濟、可持續和宜居城市等多方面競爭力仍得到全國第一名,最終在綜合競爭力排列榜首,深圳和上海則分別排名第二位和第三位,不過,香港的經濟高度依賴金融和房地產業,但土地供應不足導致租金高企,房價增長過快,經濟呈虛擬化及泡沫化,阻礙中小型企業發展。


港鎖關心態日強 競爭力更弱

另外,香港在產業結構向創新科技方面轉型沒有明顯突破,而缺乏重工業及科技產業,令其與珠三角的互補性變弱,隨着中國改革開放深入,內地在服務業方面將取代香港。同時,人口老化問題加劇亦影響本地競爭力。


筆者認為,現時香港最大的問題,乃是雖然外界對香港的競爭力評分提出警告,但大部分港人依然自我感覺良好,尤有甚者,鎖關心態日強,對內地人稱之「蝗蟲」,動輒要求政府推出鎖港政策,包括如「限奶令」,昨日截標的港人港地,以及針對非港人來港買樓的買家印花稅等,這猶如對香港的競爭力多踩一腳,港人遲早要自食苦果。


息差收窄減吸引力 樓價有下跌壓力

香港樓價近年不斷攀升,已令不少港人晉身成百萬以至千萬富翁,令人以為只要持有「磚頭」便發達可期,漸漸變得目空一切,但所謂毛之不存,皮將焉在,當一個地方的競爭力漸漸減弱,其樓價仍可永遠高企嗎?

除了「磚頭」以外,港人近年也喜歡買房託收息,因在全球低息環境下,房託便變成相對高息,吸引力大增。


假如將領匯的股價與中原樓價指數作比較,便可發覺兩者走勢和升幅極為接近(圖2),不過,領匯股價近日急挫,自高位急跌接近一成半,原因是美國10年期債息因市場憂慮美國提早收水而抽上2厘以上,而領匯的預期息率卻炒到低至接近3厘,令持有該股的收息吸引力大減。


領匯如是,則香港住宅樓價的回報率也早跌至3厘以下,若買樓收租,計入各種稅項和要支付管理和差餉等支出,倘美息再升而港息跟隨,則香港住宅會否如領匯一樣,因息差收窄而吸引大減,以至也會受到下跌壓力?

從來,投資講究的計算回報與風險後「值博率」是否足夠,筆者獲國際房產及投資博覽SMART Expo邀請,在下周六下午一時半於會展中心以「香港樓市的『值博率』」為題演講,有興趣讀者可登入以下網址報名(http://www.smartexpos.com/smartexpo2013/hkjun/seminar_speakers_c.htm)。


撰文﹕陸振球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