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天安門母親﹕江胡習俱不改革長青網文章

2013年06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6月01日 06:35
2013年06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六四死難者遺屬組織「天安門母親」昨發表公開信,表示年復一年為死者討公道,但中國政府不為所動,「希望漸漸消失,絕望漸漸逼近」。信中批評,在過去24年中,從江澤民到胡錦濤再到習近平,中國最高領導人從不是真正的政治改革家。


「希望漸消失 絕望漸逼近」

題為「希望已漸漸消失,絕望正漸漸逼近」的公開信開首便指出,「天安門母親」在今年2月28日致函全國「兩會」,題目是〈這是一個希望,但願它不再成為一次絕望〉,然而僅僅過了3個月,難友的良好祈願便步向絕望。


信中說﹕「中國社會已經沒有一種信任了,誰是我們信賴的?領導人,我們不相信,領導人說的話我們不大相信。行業協會,我們不相信。報紙,我們也不相信。網絡,說什麼的都有,我們也不知道信誰的。知識分子,也是這個樣子。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這個國家已經變成了一種普遍的信任喪失狀態。」


指習大步退回「毛式正統」

天安門母親認為習近平上台後的作為令人極為失望,從他在中共十八大後所表述的「兩個不能否定」,看不到對前30年毛式共產主義原罪有過任何一點反思與懺悔,也看不到對後30年鄧式跛腳改革有過任何一點批評和問責,只看到他大踏步地退回到毛式正統,把前30年與後30年中最不得人心、最需要否定的東西糅合起來,要國人奉為圭臬,視若根本。


對話代對抗 從未獲回應

信中回顧天安門母親自1995年起寫過36份致兩會和國家領導人的公開信及公告、祭文,從最初提出重新調查與追責、控告被視為屠殺元兇之一的李鵬,以至後來作出有限度讓步,建議暫時擱置對「六四」定性的爭議,先解決涉及受害人基本權利的問題,多次提出以對話代替對抗,但均如石沉大海,未獲一句回應。


公開信結尾引述電視劇《趙氏孤兒案》中一段被視為隱喻「六四」的台詞,指出趙氏蒙冤19年後終獲平反,天安門母親也「定將絕處逢生,永不放棄,永不停息,直到最後六四獲得重新評價,死難者的亡靈得以安息」。


除了123名連署者,公開信又列出33名歷年簽名者中已故難友的名單,以示對他們意願的尊重。


外交部﹕六四早有明確結論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昨重申,中方對1989年六四事件早已有明確結論,中國近年的發展表明現在所走的道路符合中國國情和人民根本利益。


而在六四24周年紀念日臨近之際,位於天安門廣場的毛主席紀念堂宣布由6月2日至5日暫停開放,官方指原因是紀念堂南北庭院路面施工。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