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第5屆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TICAD)昨日於日本橫濱市揭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未來5年將向非洲提供3.2萬億日圓(約2470億港元)援助,用以支援當地基建,鼓勵日企到當地投資,並擬在當地建立人力資源中心,盼培訓3萬人才。安倍又表示希望日非成為「真正的商業伙伴」,自己更是急不及待希望盡快訪非。分析認為,日本拉攏非洲,除為了經濟效益,亦旨在抗衡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並利用非洲的外交力量在國際政治上發揮作用。
招1000非洲學生到日進修
安倍晉三這幾天料與約40名與會非洲元首級代表會談,並簽署一系列商貿協議。他在會上宣布,日本未來5年將向非洲提供3.2萬億日圓(約2470億港元)援助,其中約1.4萬億日圓(約1080億港元)為政府開發援助,用作支援非洲興建道路、水道及電力等基建設施,約1.6萬億日圓會作為其他公共及私人資源,餘下約2000億日圓為貿易保險金。安倍強調,非洲資源豐富且經濟迅速增長,日本將借助其活力,推動日企在非洲投資,並在衞生、教育、農業等方面加強對非洲的支援。
此外,為培養日非商務人才,日本將在未來5年招攬1000名非洲留學生往日本大學進修,並提供在日企實習的機會,期望培養約3萬名相關人才。日本亦於非洲設立10個人力資源發展中心,派出專家進行職業培訓。
06年小泉後無日揆訪非
安倍強調,日本對非洲的承擔與其他國家不同,重申希望調整日非關係,盼非洲由受援助者變成「真正的商業伙伴」。他指出,非洲現時需要的是來自私人企業的投資,而政府與私人企業的合作則可令投資事半功倍。安倍又希望盡快出訪非洲,「無論如何等不到5年後了」。
日本傳媒認為,日本旨在透過與非洲交好,與在非洲積極增強影響力的中國抗衡,盼外交上捲土重來。事實上近年日本和中國在非洲的投資及影響力差距正不斷擴大:2011年,中國對非洲貿易進出口額逾1500億美元,而日非則達30億美元。對上一次日本首相到訪非洲,已是2006年4月小泉純一郎在任期間,但同期中國領導人則訪問了28個非洲國家,包括今年3月中新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便曾到訪坦桑尼亞、南非等國。
分析:覬覦非洲國家票源
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此前表示,日本將謀求與非洲開展經濟合作,建立友好關係,「希望不輸給中國」。 中國社會科學院非洲研究所研究員李智彪亦指出,非洲國家在國際多邊合作場合擁有較多投票權,在部分政治議題上能發揮決定性的作用,故成日本拉攏對象。
與會非洲代表對日方計劃表示歡迎,惟不少非洲國家認為,日本在非洲的投資與影響力均未及中國等國顯著。南非駐日本大使費科(Mohau Pheko)指出,與常到訪非洲的國家相比,「日本幾乎是隱形的」,認為日非要多作元首級互訪,以建立關係。
綜合報道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