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每年絕食 六四當事人:有些事還沒完長青網文章

2013年06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6月02日 21:35
2013年06月02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民企老闆曲先生,1989年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航)的學生。他曾是中共忠實擁護者,但六四之夜他親歷了與坦克對峙、子彈擦身而過的生死關頭,徹底改變觀念。今年六四之前,他回母校追憶當年,表示會跟過去24年一樣絕食一天,提醒自己「有些事還沒完」。


「這裏叫12號樓」,曲先生在校園向記者指點之處,分別是當年貼大字報、學生演講的地方。1989年6月3日子夜,他與3名同學就是從12號樓出發,步行往天安門。


受惠農村改革 曾感「黨太偉大」

生於1967年的曲先生,家中赤貧,1982年受惠於農村改革,獲得溫飽,令他感到「黨太偉大」。後來他考入北航,1989年時他正在讀大二。他回憶說,當時學生之間彌漫反官倒、反腐敗熱情,胡耀邦去世是一個導火線,學校各處陸續貼出悼詞,之後開始有人演講。《人民日報》「4.26社論」令矛盾激化,他也與同學一起走上街表達不滿。


槍聲響起 寫遺書赴廣場

曲先生說,6月3日,他在天安門留到夜晚8點才回校,當時情况並無異常。「我們在宿舍給外地同學寫信講北京情况,一直寫到深夜,槍響了。」曲先生說,當時他與同學都熱血沸騰,每人給家裏寫了一封三四百字的遺書,大意是「現在要去做一件很重要事情,有可能活不了啦,希望家裏不要擔心,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把遺書藏在宿舍牀下,然後大踏步走向天安門廣場。


面對坦克不躲 子彈身邊劃過

他形容路上到處磚瓦碎片,不時有滿身是血的人被抬走。他們4人結伴而行,凌晨4、5時,與人群一起在馬路中央遭遇一字排開的兩輛裝甲車及兩輛坦克,雙方對峙。「4部車緩緩地朝我們開過來,那時我們這些人覺得自己很強大,就正對着他不躲。離十幾米時,『通通通!』裝甲車上打過來催淚彈一樣的東西爆炸了,人群『呀』地一下散開了。我身邊一個女孩腳勾到一條鐵絲,她一下伸手把我抓住,我幫她把鐵絲撥開,再一抬頭,已落到逃跑人群最後。這時一發子彈從我身邊劃過,揚起的沙子打到我腿上,疼得很。面前全是煙霧,我閉着眼睛朝路邊跑拐進巷子,一個北京居民把我拉到他家藏起來。那時大概是早上6點半。」曲先生說,他洗了臉,鎮靜了一小時,大約7點多時,搭路過的車回到學校。曲先生說,軍隊開槍令他震驚:「不管咋說,當兵的也是老百姓,沒想到會真開槍。」


回到學校,曲先生才知有一名校友喪生。學校封校,連續數日集體學習,要求學生寫思想體會。6月中,學生被打發回家放暑假。他形容,回鄉同學都面容憔悴,身穿又髒又破的衣服,他輾轉回到家,家人第一句話是:「你終於活着回來了!」


此後曲先生對當局徹底失去信任。他回憶當時人心惶惶,他以為政權可能很快垮掉。「但到現在都沒垮掉,很悲哀,中國人太能吃苦太能忍了。」


「那時稍溫和 改革可能更快」

如今,曲先生是西部一家民企的老闆,有一個12歲的孩子。他說,這些年來,每到6月4日,他都堅持絕食一天,覺得這樣做才能對得起自己良心,讓自己記住「這事還沒完」。另一方面,他又覺得有點可惜:「那時要是稍微走得溫和一點,我們的改革步伐可能更快」,但他強調,問題根子還在當權者。


曲先生認為,政治體制改革必須解決兩個前提,一個是正確評價毛澤東,一個是平反六四,「平反六四相當於評價鄧小平,是一定要做的,應該承認事件,追求責任」。但他認為在習近平任內可能性不大:「現在他椅子已經坐穩當了,如果有這個想法那該『亮劍』了。」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