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掀頁岩氣革命 減用石油長青網文章

2013年06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6月05日 06:35
2013年06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與中國在伊拉克石油市場佔用率此消彼長,其實也與兩國在全球石油進出口的走勢變化相脗合。去年12月,美國石油淨進口量跌至每日598萬桶,是近21年最低水平,中國同期卻急升至每日612萬桶,首度在這項數字超越美國。這一變化背後一大關鍵因素是美國的「頁岩氣革命」。


專家:仍想控制石油供應

美國在1990年代開始取得頁岩氣開採技術突破,但這為美國能源業界掀起革命性變化,是到近幾年才出現。伊拉克戰爭2003年發生時,「頁岩氣革命」尚在萌芽階段,因此目前的美國能源戰略格局與10年前不可能同日而語。《紐約時報》也提到,美國本土頁岩氣產量的升幅超乎預期,從而減少對中東石油的依賴,故對華府而言,「獲得伊拉克油田的開發權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


曾撰寫《地緣政治視角下的美國石油安全戰略》文章的天津師範大學講師孔祥永則認為,雖然頁岩氣革命對美國能源格局有所改變,但美國對中東石油仍不打算完全放棄。


他向本報指出,雖說中國在伊拉克石油市場佔有率飈升,但從殼牌今年向伊拉克三大油田的開採項目投入過百億美元資金可見,西方企業絕非無法於伊拉克立足。他認為,美國地緣戰略上仍希望控制全球石油供應,故始終對中國在海外的石油投資存有戒心,《紐時》的報道某程度上也反映這一點。


華郵﹕華將更關注中東和平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Max Fisher則認為,中國在伊拉克獲得石油不一定對美國構成衝突,毋須過慮。他指出,對伊拉克石油的重視迫使中國更關注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中國在伊拉克投資基建亦間接對美國有幫助。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