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月初曾說港股可能出現Sell in May(5月沽貨離場),從而拖累樓市,怎知港股在上月初一度係威係勢,恒指至月尾更一度直撲23,500點,以為今年會打破Sell in May的魔咒,豈料至月底最後兩天才急轉直下,到本周港股更跌破5月初水平,煞是嚇人。
若單獨看地產股更是得人驚,如恒基地產(0012),雖然主席李兆基不斷億億聲大手增持,股價到了6月也節節敗退,單是本周跌幅便接近7%,至於新鴻基地產(0016)更跌穿了大型頭肩頂的頸線,失守了100元的心理關口,如地產股有預示樓市的作用,則樓市未來半年的走勢,便不容樂觀。
地產股急跌 樓市堪憂
今回港股急挫,主要原因自是市場擔心聯儲局會快將收水,令息口有機會加快回升,同一時間,不少與息口有關的投資工具,因其回報率已炒至偏低水平,便令淡友有藉口大幅做低,較明顯的例子就是不少港人至愛的領匯(0823),其派息率由過往一度高見近6厘,隨着股價不斷攀升,派息率已跌近3厘水平,吸引力便大減,以至當環球息口有回升勢頭,領匯股價便可在短短兩周勁跌一成半以上,將5個多月的升幅全抹掉,以最新派息率計,收3年息也補不回半個月來的股價跌幅!
說開領匯,該公司行政總黃國龍在周三公布業績後表示,會研究有沒有出售領匯一些資產的可行性。如領匯最終落實賣產,或許也反映該公司認為旗下的一些資產,已完全發揮其潛質,又或認為零售物業或車位的營運環境可能會轉差,對投資者而言,有值得深思的地方。
另外,若參考領匯的派息率走勢(圖1),可發覺與住宅租金回報率有相似的走勢之處。住宅樓價近年不斷攀升,同樣令租金回報率跌至3厘或以下水平,今回領匯股價急跌,是否代表住宅樓價也將追隨而出現相似跌幅,實在值得留意。
住宅租金淨回報跌至1厘
事實上,近年不少人買樓,就是因為租金回報高於按揭利率,買樓就如基金進行利差交易,即以低息借貸買入高息工具,在樓市便出現了所謂供樓好過租的現象,就算2008年金融海嘯時也仍出現正數的租金淨回報,從而令香港樓價長期得支持,但現時香港的住宅租金淨回報已跌1厘左右(圖2),這還未計入要支付的管理費、差餉及折舊等,則倘若按息回升,多年來的樓市利差遊戲,便會隨時game over。
當然,樓價的升跌,往往會較股市的升跌慢,所以領匯和其他地產股先跌,是否為樓市響起警告,讀者不應掉以輕心。
內地水緊 留意會否波及港息
很多人以為,香港的息口,因聯繫匯率的關係,只會受美息走向所左右,其實不然。就如大約兩年多前內地「水緊」,內地息口急飈,便吸引內企以高息吸納港元融資,造成大量香港有錢人或商業機構將港元匯入內地套息,以至香港的銀根也被抽緊,香港的息口也一度彈升。
大家要留意,近日內地銀行間周轉市場極度恐慌,上海銀行同業隔夜拆息(Shibor)昨日一度抽高至近10厘,臨收市才稍回落至8.29厘,回購利率更高達12厘,反映銀行之間不願拆借資金,內地似再度水緊,最終會否牽連香港的利率也會被扯高,大家可拭目以待?
講開香港息口,除了受美息影響,也與內地經濟有密切關係,不過,近日卻出現所謂本土派人士,認為香港可以城邦化,將香港的政治、民生和經濟,與中國大陸割裂開來。科技大學經濟系主任雷鼎鳴撰文認為,若香港進行極端的本土化,對抗中國,以為政治和經濟可以獨立,最終一定悲劇收場,連生存也成問題,香港樓價可以跌超過九成以上。
港人港地 鼓勵極端本土化
其實,香港政府容易屈服於民粹的聲音而胡亂施政,比如推出排外的買家印花稅(BSD),限奶令和港人港地政策,等同曲線鼓勵極端本土化,小心一發不可收拾。說到港人港地,首兩幅地皮最終由中國海外以45億元同時投得,大家以為,到底是中海熟悉香港樓市,還是被其擊敗的其他16個香港財團,更為了解香港的地產現况和未來?筆者想指出,與港人港地同日開標的元朗朗屏站南項目,卻是由華懋以「執死雞」價投得,似乎香港發展商對後市的看法,遠較內地同業審慎得多。
筆者上周六在《明報》與德銀合辦的投資研討會中指出,香港樓市的多種利好因素正淡化,利淡因素卻增加,作為業主或物業投資者,現在似乎是持盈保泰較佳,除了可考慮減磅,也宜加強資產多元化和增加現金比例。
陸振球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