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公屋戶的租金支出遠低於住在私樓的基層家庭,扶貧委員會研究制訂貧窮線時,就應否考慮將公屋租金低於私樓租金的差額,視為「補貼」納入公屋戶入息作計算。不過,教育學院研究發現,計算「公屋補貼」易有偏差,若只參考差餉物業估價署的平均私樓租值來推算「公屋補貼」,隨時將逾30萬窮人剔出貧窮線外。
用差估署平均租值計 易有偏差
扶貧委員會早前研究「公屋補貼」時,有建議使用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新界、九龍及港島平均呎價,來反映公屋單位租金市值,變相一個月租850元的公屋,以市值月租計便逾萬元,即公屋戶獲得近萬元「補貼」,最終被剔出貧窮線外。
倡以分區私樓租金等計算
教院昨發表有關計算「公屋補貼」的研究,估計此算法將貧窮人數由不計公屋補貼時的133.3萬,減少至94.7萬,剔走38.6萬人。
教院參考外國較嚴謹的方法,包括細分成18區計算私樓租金,及考慮房間數目及戶主職業等,再推算「公屋補貼」,結果貧窮人口數目為122.9萬,只較不計公屋補貼減少約10萬。
教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副系主任周基利表示,前一種算法粗疏,無法真實反映貧窮現狀,令社會對貧窮住戶的經濟、住屋及區域特徵的了解有偏差,他呼籲政府用較嚴謹的方法計算「公屋補貼」。
用差估署平均租值計 易有偏差
扶貧委員會早前研究「公屋補貼」時,有建議使用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新界、九龍及港島平均呎價,來反映公屋單位租金市值,變相一個月租850元的公屋,以市值月租計便逾萬元,即公屋戶獲得近萬元「補貼」,最終被剔出貧窮線外。
倡以分區私樓租金等計算
教院昨發表有關計算「公屋補貼」的研究,估計此算法將貧窮人數由不計公屋補貼時的133.3萬,減少至94.7萬,剔走38.6萬人。
教院參考外國較嚴謹的方法,包括細分成18區計算私樓租金,及考慮房間數目及戶主職業等,再推算「公屋補貼」,結果貧窮人口數目為122.9萬,只較不計公屋補貼減少約10萬。
教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副系主任周基利表示,前一種算法粗疏,無法真實反映貧窮現狀,令社會對貧窮住戶的經濟、住屋及區域特徵的了解有偏差,他呼籲政府用較嚴謹的方法計算「公屋補貼」。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