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黃莉莉﹕我們的「猴子戲」長青網文章

2013年06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6月08日 06:35
2013年06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今晚真大雨,但更呈現了參與者的堅持,很好!」「之前有試過嗎?」「沒有!今年最大雨!」這是我跟一位參與了多年六四晚會的老師的簡訊對話。我很慶幸自己參與在其中,如果沒來到現場,你不會知道那種堅持有多美麗。


大會在網上公開了晚會當天沒法播放的片段,看着李旺玲在片段中淡淡地訴說出他哥哥的經歷和堅持,那是多少淚水才能澆出的冷靜。我看着她憔悴的臉孔,心中是無法平復的激動。陳雲先生責備我們這一群走出來悼念李旺陽的人,「你與李旺陽好親嗎?你真的好有感觸吧?這麼久,還攬住他的吊頸屍首,令他不能解下來……那種不是出自真實的假惺惺,令人厭惡。要背屍體,請回大陸去,不要賴在香港。」看了這一段說話不是憤怒,而是擔心。這些自以為很有立場的極端說話潛在什麼影響呢?1989年到現在24年了。24年來,民主的素質在某一些群體中不斷增長,但另一些群體卻顯得不痛不癢。


我們常常說生活是政治,在我們這些參與社會運動的一群中,不難體會到生活和政治的密切,但對於一些生活習慣早有不變定律的人來說,生活和政治似乎扯不上關係。有些人總會說,當到了一個年紀或覺醒就會明白兩者關係。在香港這資訊流動性高的地方,明白兩者關係不難,只是在生活中如何體會和實踐真的有一個極需填補的缺口。


我們無法要求每一個人走出來參與遊行、示威,甚至喚醒一個人也不是足夠的,更重要的是明辨某些人說話裏對民主的傷害。不管站在哪一個位置,何種方法,我們必須延續別人不理解的「猴子戲」。


作者是學民思潮成員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