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她是一個室內建築師,畢業回港後,愛把被棄置街頭的物件帶回家,動手翻新設計成家具,窗花燈飾、酒箱木架……
阿Pat說,她這次upcycle的是一個唐樓單位,當作陳列室,把自己重新設計的舊家俬放進去,也當是一個實驗居所,間中邀請朋友住幾天。
我走在南昌街,路上滿是典型唐樓,殘舊、破落,人流複雜,本來住了潦倒大漢的單位,究竟如何升級再造,把空間重新演繹?
大廈的鐵閘上鎖了,我仰望這矮矮的唐樓,不骯髒,但的確殘舊,好些玻璃窗已破爛,電線飛脫。她把門打開,我們爬上幾層樓梯,梯間卻是意外地企理,至少沒雜物堆積或垃圾亂棄。來到有彩色地氈的單位外,看來我到達目的地——門柄是樽蓋,一看就知道是她的設計。
室內有樹屋
登堂入室,眼前的單位是驚喜但親切的。唐樓的個性刻意保留,樓底高、窗戶偌大開揚,窗旁卻居然建了座樹屋!「這本來是閣樓,租的時候已有,我只把木梯移走,換成一個個鑲在牆上的抽屜做不規則的梯級,上面鋪了假草。」稱做樹屋,因為閣樓下的確有一棵樹,是她的拍檔Dennis從八鄉拾回來的。這棵原來倒塌在地等候被送到堆填區的塌樹,現在掛滿Dennis設計的巿場膠燈,七彩燦爛。
阿Pat帶我爬上樹屋,背靠幾個色彩繽紛的軟枕,從大玻璃俯瞰南昌街,很難想像,在唐樓上竟然這種視覺享受。中午還未到,早上的陽光照在舊式人手砌嵌的地磚,傳統而不過時。說到地磚,阿Pat眉飛色舞!「當天我來睇樓,這裏殘破不堪,但我一看到這地磚,二話不說就租下來。好靚啊!那個年代是即場砌的,搵唔番㗎喇。我認識一個砌磚的師傅,都說現在沒有人做這種磚,叫我上廣州買現成的,『大把』。」
歡迎住幾天
阿Pat說,有人來住的時候,尤其是從外國來的朋友,她早上會親自買豆漿熱粥來讓他們在樹屋上吃早餐,中午過後又會有豆腐花。晚上,她會帶路到夜墟,「把我的深水埗分享給他們」。住慣高樓搭慣電梯的人,要搬進深水埗確實不易,不過若只小住幾天,聽起來又很不錯。「這裏的家俬和陳設,有些就由外國來住過幾天的設計師,邊住邊設計的。」屋內的東西充滿香港味道,這些短遊香港的外國人,又如何懂得香港是怎樣?「所以邀請他們來住,住落就會知,早上起牀落街逛逛,住在一般人住的地方,自然就會知。」阿Pat說,其實不止外國人,她也有邀請正宗地道香港朋友來住,體驗深水埗。若你有興趣,不妨嘗試跟她做個朋友﹕www.facebook.com/yuenyeunghongkong
文 陳嘉文
圖 鄧宗弘
編輯 方曉盈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