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第49屆亞太橋牌聯會錦標賽6月7至16日,一連十日在香港舉行。13個國家或地區共39隊「橋」壇好手,將在橋牌桌上一較高下。賽事由香港橋牌協會協辦,民政事務局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贊助。
賽事分公開組、女子組和60歲或上以的長青組,勝出隊伍有機會參加9月在印尼舉行的世界錦標賽。
香港今屆亦派出五支隊伍出賽,包括由六人組成的女子代表隊,隊員多個月前已積極備戰,接受集訓,提升技術和隊員默契,以爭取佳績。
加緊練習建立默契
橋牌沿自英國,是一項四人比賽,二人一隊,與另一隊對壘,獨特之處在於講求拍檔的緊密合作,仿如築起一道堅固的橋樑。
香港女子代表隊隊員林羅寶蓮表示,打橋牌最重要的是有全盤計劃,隊員要多溝通,建立默契,合力找出最合適的出牌策略,減少出錯。由於她的拍檔雷惠芳經常出外公幹,兩人立即「變陣」,相約定時在網上練習,建立互信和提升技巧。
林羅寶蓮認為,橋牌最大的挑戰來自其「推理」元素,橋牌手會變身「偵探」,絞盡腦汁估算對方手上的牌。每次猜中,就好像「警察破案」一樣,帶來莫大滿足感。
雷惠芳也認為,玩橋牌對工作有幫助,除了鬥智鬥謀,還可以學習與人溝通之道和「風險管理」。
隊員李盧麗兒則另有一番體會,那就是對手太強往往並非大敗的原因,更多的是敗於自己出錯或拍檔間的誤會,可見默契至為重要。
臨時拉夫從此愛上
香港橋牌協會近年積極培育年輕人,19歲的吳梓康和譚梓浚是大學生,玩了橋牌三至四年,他們是香港青年代表隊成員,8月會到武漢參加比賽。
吳梓康中學時是象棋高手。有一次在學校下棋時,玩橋牌的同學恰巧「三缺一」,吳梓康臨時被拉夫,從此便愛上了橋牌。
吳梓康說:「我喜歡橋牌,是因為以前在學界比賽經常輸,而我是個好勝心較強的人,令我更加想贏,更加喜歡玩橋牌。橋牌跟象棋那些一對一的比賽不同,必須二人合作和溝通,這是橋牌引人入勝的地方。」
他還在橋牌局中認識了譚梓浚,二人一拍即合,成為拍檔。譚梓浚直言,兩人有時會因「出錯牌」或意見不合而激烈爭論,但他們仍然樂在其中,橋牌亦讓他們認識不同的人,拓闊生活圈子。
譚梓浚說,香港玩橋牌的年輕人不多,有些人甚至不知道橋牌是用撲克牌來玩的,他期望多些年輕人加入,親身體會玩橋牌的樂趣。
不分年齡鬥智鬥力
港隊領隊兼香港橋牌協會主席單偉彪表示,橋牌是「腦力」的攻防戰,牌手可從中培養集中力和邏輯思維。
單偉彪表示,橋牌是老少咸宜的活動,沒有年齡、性別和職業之分。曾經在一次比賽中,一位年僅九歲的「新星」,和一位93歲經驗豐富的女士對壘,一老一少,成為一時佳話。
橋牌有趣之處還包括「賽後檢討」環節。在大型橋牌賽事中,橋牌手可從賽後檢討,了解「高手」怎樣做出最完美的致勝策略,獲益良多。
單偉彪說,橋牌協會希望多舉辦不同類型的比賽和活動,吸引更多年輕人玩橋牌,分享當中的樂趣。
第49屆亞太橋牌聯會錦標賽6月7至16日,一連十日在香港舉行。13個國家或地區共39隊「橋」壇好手,將在橋牌桌上一較高下。賽事由香港橋牌協會協辦,民政事務局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贊助。
賽事分公開組、女子組和60歲或上以的長青組,勝出隊伍有機會參加9月在印尼舉行的世界錦標賽。
香港今屆亦派出五支隊伍出賽,包括由六人組成的女子代表隊,隊員多個月前已積極備戰,接受集訓,提升技術和隊員默契,以爭取佳績。
加緊練習建立默契
橋牌沿自英國,是一項四人比賽,二人一隊,與另一隊對壘,獨特之處在於講求拍檔的緊密合作,仿如築起一道堅固的橋樑。
香港女子代表隊隊員林羅寶蓮表示,打橋牌最重要的是有全盤計劃,隊員要多溝通,建立默契,合力找出最合適的出牌策略,減少出錯。由於她的拍檔雷惠芳經常出外公幹,兩人立即「變陣」,相約定時在網上練習,建立互信和提升技巧。
林羅寶蓮認為,橋牌最大的挑戰來自其「推理」元素,橋牌手會變身「偵探」,絞盡腦汁估算對方手上的牌。每次猜中,就好像「警察破案」一樣,帶來莫大滿足感。
雷惠芳也認為,玩橋牌對工作有幫助,除了鬥智鬥謀,還可以學習與人溝通之道和「風險管理」。
隊員李盧麗兒則另有一番體會,那就是對手太強往往並非大敗的原因,更多的是敗於自己出錯或拍檔間的誤會,可見默契至為重要。
臨時拉夫從此愛上
香港橋牌協會近年積極培育年輕人,19歲的吳梓康和譚梓浚是大學生,玩了橋牌三至四年,他們是香港青年代表隊成員,8月會到武漢參加比賽。
吳梓康中學時是象棋高手。有一次在學校下棋時,玩橋牌的同學恰巧「三缺一」,吳梓康臨時被拉夫,從此便愛上了橋牌。
吳梓康說:「我喜歡橋牌,是因為以前在學界比賽經常輸,而我是個好勝心較強的人,令我更加想贏,更加喜歡玩橋牌。橋牌跟象棋那些一對一的比賽不同,必須二人合作和溝通,這是橋牌引人入勝的地方。」
他還在橋牌局中認識了譚梓浚,二人一拍即合,成為拍檔。譚梓浚直言,兩人有時會因「出錯牌」或意見不合而激烈爭論,但他們仍然樂在其中,橋牌亦讓他們認識不同的人,拓闊生活圈子。
譚梓浚說,香港玩橋牌的年輕人不多,有些人甚至不知道橋牌是用撲克牌來玩的,他期望多些年輕人加入,親身體會玩橋牌的樂趣。
不分年齡鬥智鬥力
港隊領隊兼香港橋牌協會主席單偉彪表示,橋牌是「腦力」的攻防戰,牌手可從中培養集中力和邏輯思維。
單偉彪表示,橋牌是老少咸宜的活動,沒有年齡、性別和職業之分。曾經在一次比賽中,一位年僅九歲的「新星」,和一位93歲經驗豐富的女士對壘,一老一少,成為一時佳話。
橋牌有趣之處還包括「賽後檢討」環節。在大型橋牌賽事中,橋牌手可從賽後檢討,了解「高手」怎樣做出最完美的致勝策略,獲益良多。
單偉彪說,橋牌協會希望多舉辦不同類型的比賽和活動,吸引更多年輕人玩橋牌,分享當中的樂趣。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