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賣車業 時不予新丁長青網文章

2013年06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6月10日 21:35
2013年06月10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2006年開始,中國汽車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豪華車更突圍而出,近幾年的銷量年複合增長均在50%以上,吸引很多新進入者試圖分一杯羹。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去年汽車經銷商行業因存貨嚴重積壓而出現大洗牌,很多匆匆進入的經銷商因實力不足,最終要無奈離場。


豪華車品牌經銷商中升控股(0881)飲到中國汽車經銷領域的「頭啖湯」,其董事長黃毅表示,中升進入市場時,中國還沒有汽車零售,讓中升有足夠的時間打造自己的「羅馬城」。


黃毅說,中升經過了20年時間精耕細作,才有了快速發展的根基。黃毅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國家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翌年被派來香港華潤集團的華潤機械公司,負責汽車進口業務。在華潤時跟汽車結緣,也讓他從中找到開創一門新生意的靈感。上世紀90年代初,汽車銷售沒有零售模式,全部由企業客戶批發,從國外進入香港再轉口進入內地。「當時我一邊做轉口貿易一邊想,就算現在的銷售只有批發形式,今後有沒有可能像國外發展出汽車代理商做零售呢?我覺得一定會這樣發展下去。」


初做轉口貿易 發現汽車代理藍海

後來黃毅辭去華潤的工作,1994年與好拍檔、現任中升副董事長李國強一起,朝着汽車零售這個思路創立中升。1996年中升的第一間豐田4S店(即汽車銷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後服務(Service)、資訊反饋(Survey))在大連開業。「現在4S店車水馬龍,但當時人們還無法想像自己可以走進店裏去買車,生意寥寥無幾,1天不會超過10個客人進店。」 但3至5年後,開始有國產的別克、奧迪,進口關稅也逐步降低,車價紛紛下調,汽車不再是奢侈品,汽車零售市場迎來了第一個春天。


流程標準化電腦化 控庫存勝同業

儘管汽車經銷行業開始進入發展期,開荒牛中升並沒有乘勢大規模開店擴大市場份額,從1996至2006年,中升的4S店不足20間。黃毅表示,每間4S店從銷售到售後服務,是一個細致標準的工作流程,「比如庫存管理,中升依靠ERP系統,嚴格監測庫存情况。經歷了去年的行業庫存高企,不少經銷商元氣大傷,中升的實力就體現出來了」。


黃毅還預期,未來新車銷售會出現更多不確定性,如車廠努力擺脫對經銷商的依賴、新車增長放緩等,但售後服務是很紮實的。中升花了十幾年的時間整頓售後維修、零件把控、金融保險等後期業務的流程,當經濟放緩時,優勢將更加明顯。


售後服務紮實 逆市顯優勢

中升目前主要代理豐田、本田等日系品牌,以及平治、奧迪等豪華車。黃毅稱選擇代理的品牌時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將其過往表現、前景以及商務政策等都研究得清清楚楚,才能保證日後合作順暢。


近6年中升的4S店數目大增逾7倍,去年底達到160間。但他認為市場已經進入洗牌階段。「現在投入汽車經銷的人員已經足夠多了。過去幾年汽車業高速發展,但目前的新進入者已經沒有時間慢慢培養自己出色的經營模式,近兩年不少投資者和經銷商都對這個行業失去信心,紛紛退出市場,經銷商行業或進入新一輪整合期。」


明報記者 魏嘉儀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