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基建投資5月批3項目 一年新低長青網文章

2013年06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6月10日 06:35
2013年06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發改委去年5月大量批核通過基建投資項目,但今年以來獲批的項目數大減,5月更僅有3個項目獲批,而新開工項目計劃投資額的按年增幅也較去年大幅放緩。有分析指投資項目增速下降,反映政府對於經濟增長趨向溫和,產生了更大的忍耐力,符合「國退民進」的改革方向。


為將宏觀經濟拉出低迷泥潭,自去年5月起發改委審批項目猛然加速,機場、鋼鐵廠等大量地方基建項目獲得通過,僅去年5至7月獲批的項目數目就高達576項。但今年對投資項目審批明顯收緊,今年前5個月僅42項目獲批,5月項目數為3個,再創一年來新低。而這3個項目無一城軌、機場等基建項目,均為石化企業的廠房擴建。


全國新開工項目金額增長放緩

另一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固定資產投資情况,今年前5個月,新開工項目計劃投資額的單月按年增幅均低於20%,與去年下半年的高速增長形成鮮明對比,其中去年8月至11月的升幅均在30%以上。


匯豐經濟學家馬曉萍表示,早前發改委將部分項目審批權力下放到省級,致使需要國家審批的項目減少,但從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來看,5月雖出現放緩但仍處於平穩水平。她指出,發改委下放權力的目的是為了減少行政環節,讓跑項目的企業成本下降、提高效率,這並不意味着國家在收緊投資。


中信銀行國際中國業務首席經濟師廖群亦表示,不擔心政府縮緊投資力度會令經濟步入進一步衰退。他認為儘管5月數據顯示消費、出口及投資這「三大馬車」的表現均遜於預期,但全年經濟增速7.5%是能夠達到的。而政府放緩投資力度,反映政府比以往更可容忍經濟增長告別高速時期,基本放棄今年GDP增速保8的目標。廖群表示政府對投資的取態,符合李克强提出的「國退民進」政策,逐步降低市場對政府的依賴程度,長期來看是好事。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