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星級爸爸﹕歷史在橫街窄巷裏長青網文章

2013年06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6月12日 06:35
2013年06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出現了一個很諷刺的局面,我們的年輕人對即將逝去的建築誓死保護,我們的教育官員卻在幾年前取消了中國歷史科,歷史放在教育官僚眼中只是一門考試的材料,在學生眼中只是一門得到分數的工具,加上教授的老師沒有什麼技巧,只是胡亂將歷史材料拼湊在一起,三方合作,修讀的人當然會避之則吉了。


如果能夠把歷史當作過去的故事來處理,課堂就會生動活潑多。


教育要有視野方法

就萬里長城的歷史,我未看過中國人編撰或拍攝的能夠媲美歷史頻道,他們以劇集形式訴說歷史故事,以電腦動畫形式把建造長城的方法娓娓道來。


我們的教育官僚,連技術官僚的層次也達不到,因為他們沒有技術,也就更不能要求有教育的視野和方法,摘除歷史科目有如把中國文化人工流產,十惡不赦。


反而興致勃勃的把政治責任背上,把擅於說謊的政黨變成無私的,這種教育官員要他們下地獄也不過分,我曾經提過哈佛的教務長寫過的一封信,要求學生停學一年做自己喜歡的事,當中包括要學生回到家裏聆聽祖父母細述過去,寫下家族的歷史。


捍衛獨特港式生活

當我們的教育官員再加上只顧考試取得成績的父母通力合作,把中國歷史文化掉進垃圾桶去之時,幸好那邊廂的青年學子們,努力把香港過去的地標一磚一瓦也請求保留,而我們全香港人都在捍衛的核心價值,不也是香港獨有的中西文化聚合的生活方式嗎!過去的生活方式就是香港的歷史觀。


我的大仔從美國回港度暑假,他說很掛念香港,包括雞扒飯、凍奶茶,這名國際學校的學生,雖然滿嘴英語,但某些過去了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他是獨一無二的香港人,因着這些聯繫,他參加了哈佛辦的9星期北京中國文化課程,百多年的香港殖民地和八百多年的北京城一下子就連上了,你怎樣分辨他呢?他不是塔利班式的本土主義者,也非單純的ABC,又不是單說廣東話的香港人。


老街小店的熱情

他要到北京的早晨,我帶着一家五口到中環蘭芳園的咖啡檔,我對他說這些橫街窄巷是香港歷史的一部分,大仔很雀躍,說從北京回來他要和我走遍中上環的小街道。


我喜歡在老舊的街道蹓躂,銅鑼灣的浣紗街、中上環的石板樓梯窄巷、灣仔街市、尖沙嘴的厚福街等等,因着我自己過去的作品,必定撞到熱情的朋友,店舖的職員,小舖的老闆,我總喜歡跟他們談天說地,問問他們的生意,大家曾相識在同一個空間,大仔也遺傳了我這種個性,也很會吹水。


不用大條道理,香港的組成,肯定少不了奶茶和多士,還有殖民者那一副愛理不理的德性,以及那套不成文的法規。


作者為著名導演,愛家爸爸,育有3名兒女

張堅庭 [email protected]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