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學者談「麵粉」﹕粉質愈細蛋白質愈高長青網文章

2013年06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6月25日 21:35
2013年06月25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在超級市場可輕易買到高、中、低筋麵粉,可小麥不是天生就分成高、中、低筋,製作過程中經過分流才調配成不同筋性的麵粉,「小麥去外皮後,麥粒研磨成細麵粉粒,利用氣流進行麵粉分級,分流出不同比重的粉質,較粗的粉粒含高澱粉和低蛋白質,而幼細粉質相對含較高蛋白質。生產商會按市場需求,將分流出來的麵粉,按比例調配出蛋白質含量不同的高、中、低筋麵粉。」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柴灣)應用科學系食品及營養科學課程主任方麗影博士(圖)表示,一般小麥麵粉含澱粉、蛋白質、纖維和水分,比例約是前者七成,蛋白質約一成多,剩下來就是水分和小量纖維。


米粉較「腍身」

方麗影指麥粉(尤其冬麥粉)以及蛋白質含量高的麵粉,做出來的麵包富韌度。而米粉因蛋白質含量較低,加上其澱粉粒較小,故做出來的米粉或河粉韌度較低,而且比較「腍身」。


麵粉加入水和酵母,透過搓揉發酵變成麵糰,「酵母利用澱粉或糖分進行營養及繁殖活動,亦即進行發酵,從而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氣體使麵糰膨脹而令體積倍增,形成的麵筋呈網絡組織,且富有黏彈性。」因此,蛋白質含量愈高,麵包的膨脹性愈強。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