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導演麥浚龍的《殭屍》出奇旺場,現已收入一千二百萬元。卡士幾乎全是老將和「過氣」明星,票房竟然勝過甄子丹大展身手的《特殊身份》,出人意表。其實《特殊身份》拍出典型香港警匪片的水準,相當過癮,內地收入過億,香港票房約八百萬元也不差。《殭屍》爆冷奏捷,又一次顯出香港新晉導演獲得本港影迷捧場,歡迎新銳手法,同時支持舊演員「鹹魚翻生」,正如幾年前《打擂台》那樣出現新舊交融的創意好現象。
《宇宙生還戰》不落俗套
有趣的是,今期新映西片也有老有嫩,《宇宙生還戰:安達的戰爭遊戲》(Ender's Game)由童星與夏里遜福合演,《逃亡大計》(Escape Plan)是兩位老牌大隻佬拍檔,好在都不落俗套,成績可觀。
《宇宙生還戰》描述未來世界,地球艱苦擊敗外星蟲族侵略軍後七十年,為防再受侵襲,決定精選天才童子軍,苦練戰爭模擬遊戲。原作是美國科幻小說名著,最初出版於1985年,靈感大概來自當時新興大旺的電腦遊戲機,兒童紛紛成為打機高手,軍警亦採用電腦模擬訓練。片中童星阿沙畢達菲飾演優異神童,被老將夏里遜福地獄式培訓,與其他小精英鬥法,最後考驗是由他擔任打機主將,與蟲族進行星球大戰,但其實不是遊戲!
導演Gavin Hood來自南非,憑南非小片《真心無戾》(Tsotsi)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然後進軍荷李活拍了水準普通的《 變種特攻:狼人外傳》。今次他執導《宇宙生還戰》大有進步,把星戰童子軍和電腦特技拍得有板有眼,絕不兒戲惡搞。當然,讓神童指揮真正大戰挽救世界,未免異想天開,不過戰爭愈來愈電腦打機式則似屬大勢所趨,不是狂想了。
《逃亡大計》曲折驚險
至於《逃亡大計》,我本來害怕兩位超齡大隻佬又再「賣肉搞肌」。結果喜出望外,原來他倆不再赤身露體,而是大動腦筋鬥智。史泰龍飾演逃獄專家,專業是身入囚籠找出監獄破綻,片中他受聘面臨嚴峻挑戰,投身神秘超級監獄,與獄中惡犯阿諾舒華辛力加一起進行「不可能」的逃亡大計。
我一向喜歡奇謀逃獄故事,由《基度山恩仇記》到《巴比龍》都是名作,只嫌真正精彩的很少。嚴格來說《逃亡大計》也不是天衣無縫,那座高科技超級監獄仍讓囚犯們放風活動,在食堂自由接觸,任由兩大危險人物共商大計而沒有監視竊聽,實為極大疏忽。大家知道,今日世界不但美國全球監聽,不少國家政府全民監視,根本上偷窺偷聽設備已在民間普及了,超級監獄怎會沒有呢?
不過《逃亡大計》仍能做到有勇有謀,曲折驚險,結局也有意外轉折,好看過近年史泰龍那些有肌無腦的猛龍片。此外,荷李活愈來愈多各國人材,此片導演米高哈夫史特林也不是美國原籍,他來自瑞典,拍過英語片《出軌》(Derailed)和鞏俐、周潤發、尊古薩合演描寫二次大戰時期上海的《諜海風雲》(Shanghai)。逃獄新作比這兩部舊作有趣,史泰龍和阿諾舒華辛力加都演得很落力。
《圖書館戰爭》題材別致
另有兩部日本片。新映的《圖書館戰爭》題材別致,虛擬日本近卅年「純正派」得勢,嚴禁不良書刊,焚燒禁書,年號也改為「正化」,導致「良化隊」與維護書刊自由的「圖書隊」發生武裝戰鬥。故事構思有點像杜魯福舊片《烈火》(Fahrenheit 451),然而改為日本政府容許敵對兩派各有合法軍隊,在圖書館範圍內特准開火內戰,血腥殺傷,我認為很離譜,遠遠不及《烈火》說極權當局禁書焚書,民間志士秘密成立不惜犧牲的救書隊。
《圖書館戰爭》通俗地變為槍戰動作片,加上救書隊男女隊員的戀情,並非《字裡人間》那種真正愛書愛文字的純文藝片。
《誰調換了我的父親》細節豐富
續映的《誰調換了我的父親》好得多,兩家人發現愛兒被醫院調亂,故事煽情,好在導演是枝裕和拍得細緻感人,福山雅治等男女大小演員甚佳,難怪贏得今屆康城評審團大獎。一家精英中產,一家草根寒微,對比強烈。其中精英家庭很緊張地參加名校小學面試,寒門家庭反而熱鬧親切,還有醫院講數,法庭訴訟等,細節豐富。此片雖則節奏緩慢,但有戲味亦有現實諷喻,女觀眾更會看得流淚。
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