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明報專訊】對於部分美國人來說,50年前甘迺迪總統遇刺身亡那一天,至今仍記憶猶新,就算偶爾忘掉,每隔十年八載,荷李活仍可歷史重演,奧利華史東(Oliver Stone)執導《JFK驚天大刺殺》緊張刺激,里安納度狄卡比奧(Leonardo DiCaprio)主演《J.艾德格》冷淡疏離,至於香港片商刻意安排在其死忌前一天開畫的《行刺甘迺迪》,則以民眾的角度重新審視歷史真相。是的,真相,從來都不應被隱瞞。
金像影帝湯漢斯(Tom Hanks)演技毋庸置疑,擔任監製亦獨具慧眼,製作電視劇如《雷霆救兵》或《選情告急》獲獎無數,尤其政治題材,更是手到拿來,新片《行刺甘迺迪》亦一樣,早前參加威尼斯影展主競賽部門,贏得不少口碑。
導演曾是記者
曾任記者的彼得蘭迪士文(Peter Landesman)原本為阿湯撰寫有關「水門事件」劇本,中途另獲任務,首次自編自導《行》片,他亦樂得接受新挑戰。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雲遜畢里奧斯(Vincent Bugliosi)小說Four Days in November,《行刺甘迺迪》另一監製標柏士頓(Bill Paxton)被它的獨特視點深深吸引,導演彼得亦認同:「有些人以為自己已經知道行刺事件的全部,我們卻要告訴他們不知道的事情,一些平凡人在這宗悲劇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他們在事後出現的轉變。」
如先所言,《行刺甘迺迪》刻意選在事件發生50周年曝光,但導演強調這跟《JFK驚天大刺殺》不同,並不是一部聚焦在總統遇刺身亡的電影,「事件只是一個引子,重要的是事後引發人性尊嚴和美好一面,某些平凡人在沒誰留意的情况下,仍做出公義的行為,他們才是真英雄」。
由於劇本與題材獨特,吸引不少演技派加盟,例如《絕世天劫》比利卜方頓(Billy Bob Thornton)扮演美國特工,《歌舞青春》碩克艾佛朗(Zac Efron)飾演有份搶救甘迺迪的急症室醫生、《懸河殺機》瑪茜亞姬凱頓(Marcia Gay Harden)扮演其上司,《酒佬日記》保羅基亞馬堤(Paul Giamatti)則是巧合地拍攝到總統遇刺身亡片段的製衣廠老闆等,透過各人不同的視線與觀點,試圖重組事件發生後3天的混亂和真相。
湯漢斯父子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身為此片監製的湯漢斯特別加插一個醫生角色予兒子哥連漢斯(Colin Hanks)演出,跟碩克艾佛朗及瑪茜亞姬凱頓有不少對手戲,且看演出經驗豐富的他,能否在群戲中殺出重圍?
《行刺甘迺迪》的最大賣點,正是從不同角度切入總統遇刺事件,嘗試揭發從未曝光的真相,不過,有外國影評人卻指導演因貪得貧,角度太多反而失去焦點,令到每個角色發揮有限,加上觀點欠清晰,變成弄巧反拙。當然,《娛樂周刊》等則持正面意見,認為電影對「甘迺迪迷」仍具備吸引力。
文:張晴
金像影帝湯漢斯(Tom Hanks)演技毋庸置疑,擔任監製亦獨具慧眼,製作電視劇如《雷霆救兵》或《選情告急》獲獎無數,尤其政治題材,更是手到拿來,新片《行刺甘迺迪》亦一樣,早前參加威尼斯影展主競賽部門,贏得不少口碑。
導演曾是記者
曾任記者的彼得蘭迪士文(Peter Landesman)原本為阿湯撰寫有關「水門事件」劇本,中途另獲任務,首次自編自導《行》片,他亦樂得接受新挑戰。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雲遜畢里奧斯(Vincent Bugliosi)小說Four Days in November,《行刺甘迺迪》另一監製標柏士頓(Bill Paxton)被它的獨特視點深深吸引,導演彼得亦認同:「有些人以為自己已經知道行刺事件的全部,我們卻要告訴他們不知道的事情,一些平凡人在這宗悲劇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他們在事後出現的轉變。」
如先所言,《行刺甘迺迪》刻意選在事件發生50周年曝光,但導演強調這跟《JFK驚天大刺殺》不同,並不是一部聚焦在總統遇刺身亡的電影,「事件只是一個引子,重要的是事後引發人性尊嚴和美好一面,某些平凡人在沒誰留意的情况下,仍做出公義的行為,他們才是真英雄」。
由於劇本與題材獨特,吸引不少演技派加盟,例如《絕世天劫》比利卜方頓(Billy Bob Thornton)扮演美國特工,《歌舞青春》碩克艾佛朗(Zac Efron)飾演有份搶救甘迺迪的急症室醫生、《懸河殺機》瑪茜亞姬凱頓(Marcia Gay Harden)扮演其上司,《酒佬日記》保羅基亞馬堤(Paul Giamatti)則是巧合地拍攝到總統遇刺身亡片段的製衣廠老闆等,透過各人不同的視線與觀點,試圖重組事件發生後3天的混亂和真相。
湯漢斯父子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身為此片監製的湯漢斯特別加插一個醫生角色予兒子哥連漢斯(Colin Hanks)演出,跟碩克艾佛朗及瑪茜亞姬凱頓有不少對手戲,且看演出經驗豐富的他,能否在群戲中殺出重圍?
《行刺甘迺迪》的最大賣點,正是從不同角度切入總統遇刺事件,嘗試揭發從未曝光的真相,不過,有外國影評人卻指導演因貪得貧,角度太多反而失去焦點,令到每個角色發揮有限,加上觀點欠清晰,變成弄巧反拙。當然,《娛樂周刊》等則持正面意見,認為電影對「甘迺迪迷」仍具備吸引力。
文:張晴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