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央圖書館展出胡文森手稿長青網文章

2013年11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1月18日 12:00
2013年11月18日 12:00
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香港中央圖書館藝術文獻閱覽室即日(11月18日)起至明年2月28日舉辦「亦莊亦諧 --- 記『曲帝』胡文森」展覽,介紹音樂家胡文森(1911-1963)並展出其手稿、專用稿箋和唱片,免費入場。

 

   胡文森家學淵源,很早便接觸到粵曲、粵樂,一生中撰寫的粵曲估計共數百首,包括電影《蝴蝶夫人》(1948)的插曲《載歌載舞》。這首名作後來更另譜新詞,即鄭君綿所唱的《賭仔自嘆》,成為香港早期粵語流行曲的經典。

 

   胡文森深受現代西方文化影響,率先把西洋曲調填上中文詞,配成粵曲,例如名曲《魂斷藍橋》。他亦喜愛將西方流行曲改填粵語,例如《飛哥跌落坑渠》的原曲是電影《羅馬之戀》主題曲《Three Coins in a Fountain》。此外,他有不少優美典雅的作品,包括芳豔芬所唱的名曲《秋月》和寫給小明星的《風流夢》等。

 

   胡文森的專用稿箋有特定的設計樣式,右上角印有他穿西裝、結領帶的肖像,右下角印有「胡文森撰曲」字樣,左方則印有「嚴格保留一切版權」或「版權所有不得擅唱」等字樣。這種格調當時絕無僅有,反映胡氏的版權意識、對創作的嚴謹和執着。

 

   查詢可致電2921 0259。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