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畢生為「南國紅豆」貢獻力量長青網文章

2013年12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12月10日 06:35
2013年12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明報專訊】一代粵劇名伶紅線女從藝60多年,演過近百個粵劇、逾百部電影,開創獨樹一幟的「紅腔」,為粵劇發展有重大貢獻。女姐曾說:「我活一天,就要為『南國紅豆』繼續貢獻力量。對粵劇,我是一往情深,直教生死相許。」


紅線女12歲時由母親帶到香港跟舅母何芙蓮學戲,由「梅香」開始學起,最初藝名小燕紅。因戰事她輾轉又到廣州,後來她以「俠盜紅線」的故事而改名紅線女,跟馬師曾結戲緣而成為正印花旦,展開紅線女藝術上最輝煌的黃金十年。當時女姐走上大銀幕,演了逾百部電影,如《慈母淚》、《大地》等。她組劇團演《珠江淚》、《一代天驕》與《王昭君》等將粵劇旦角唱腔發展到新階段。


獲周恩來肯定

1955年,女姐放棄香港事業返內地,曾拜梅蘭芳為師,又獲各名家的指點,最終完成了紅派藝術,梅蘭芳對她的表演評價是「化有形無形」的最高境界。女姐的演出,當時的總理周恩來有捧場。他肯定了粵劇的成績與女姐的貢獻,在一個座談會上,他說崑曲是江南蘭花,粵劇是南國紅豆,都應受到重視。女姐兒子馬鼎盛曾在訪問中透露女姐與周恩來一段對話,當時返內地發展的女姐對周恩來說:「我還想拍戲。」周恩來則說:「你做大戲好些。」周恩來還說過女姐演粵劇時加入很多電影手法。


經歷文革

女姐經歷文革,她回憶時稱當時不能唱歌故她內心在唱,養雞時沒人看見她就練功,餵雞時吊聲或打雷時就喊大嗓。她有信心自己還會再演戲,面對辱罵和艱苦她也一笑置之。女姐曾說粵劇的傳統要堅持但也必改革,創新才是粵劇的生命。她無私地教徒弟與學生,完全不作保留,被視為嶺南劇壇的一代宗師。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