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期上映的西片頗多,華片也有兩部,就是港產《黑色喜劇》和內地《北京愛情故事》。《黑色喜劇》是王晶監製的笑片,導演錢國偉拍過《喜愛夜蒲》系列,笑星有王祖藍、詹瑞文和《低俗喜劇》的杜汶澤,保持王晶式拼盤作風,搞成漫畫化有性有愛還有警有匪,很通俗熱鬧。
《黑色喜劇》胡鬧粗俗
劇情主體是矮仔警探王祖藍與電視女藝員童菲的冤家式戀愛風波,妙在加上魔鬼杜汶澤與天使詹瑞文,弄出地獄、天堂鬥法「搶客」的趣怪情景,又拿香港特首開玩笑,可以解悶。不過,此片離不開典型王晶片的胡鬧粗俗,得啖笑之外不能有什麼期望。
《北京愛情故事》有生活感
至於陳思誠編導和演出的《北京愛情故事》,是今年情人節在內地狂收的賣座片,票房超過4億元人民幣,在香港則照例難以爆冷,開畫觀眾少過《黑色喜劇》。平心而論,《北》片其實是不錯的多線愛情喜劇,可見內地都市商業片愈來愈時髦現代化,又能兼顧老中青幾輩的情緣,豐富而不胡鬧,亦有些現實生活感。這是目前港片不易做到的。
首先是青年窮設計師陳思誠與美女佟麗婭之戀,涉及愛情與金錢的矛盾。接着是花心老公王學兵與賢妻余男的婚姻危機,中年商人梁家輝與劉嘉玲到希臘玩「偷情」,還有劉昊然、歐陽娜娜的中學少男少女邂逅,以及長者王慶祥和斯琴高娃、金燕鈴的夕陽三角戀,各有情趣和戲劇性,群星就女性多數比男性有型,景色則以希臘一段最可觀。
《羅馬浮世繪》嫌花巧
西片方面,意大利「新費里尼」保羅索連天奴編導的《羅馬浮世繪》(The Great Beauty)剛奪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自然值得影癡捧場。此片向費里尼1960年名片《露滴牡丹開》(La Dolce Vita)致敬,男主角是老尚風流的名記者,周旋於上流社會、風月場所和文藝圈子,紙醉金迷,縱情聲色玩樂,高談闊論,又有超級神醫奇觀,保羅索連天奴拍出飛舞的映像,華麗奪目。不過,我認為此片過度賣弄,花巧有餘,不切實際。當年費里尼反映了意大利由戰後貧窮變為暴發荒淫但心靈空虛的種種怪現象,《羅馬浮世繪》加倍奢華,卻顯不出歐洲現正經濟不景、政局混亂的實况。片中費里尼式映像亦早已被影視、廣告和音樂錄影帶模仿,不再是當年革命性創新了。
《羅馬浮世繪》無疑精工精裝,然而「新費里尼」始終不是費里尼,意大利電影的黃金時代過去了,模仿舊大師,新人才不如自創新路。保羅索連天奴究竟有無獨特創作力?就要看看其他作品才可評論。
《戰俘》拘謹欠神采
今期另有兩部很認真的懷舊西片。其一是澳洲、英國合拍的《戰俘》(The Railway Man),哥連費夫飾演英國鐵路迷,在火車上與妮歌潔曼結上情緣,但他難忘二次大戰當兵時在東南亞成為日軍戰俘的慘痛經歷,留下嚴重心靈創傷。片中火車情緣和憶述戰俘建築桂河橋的往事,向大衛連名片《相逢恨晚》和《桂河橋》致敬。劇情取材真人真事,最後男主角重臨桂河橋,要對真田廣之飾演的前日軍報仇雪恨。
《戰俘》重提日軍的殘酷戰爭罪行,終於化敵為友,題旨不錯。只是導演莊納頓特列斯基的手法拘謹,神采不足,難免冷門了。
《布達佩斯大酒店》主角妙
另一部是韋斯安德遜編導的《布達佩斯大酒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以荒誕喜劇手法拍攝歐陸一間古老酒店的奇詭故事,由賴夫費恩斯及大批歐美影星合演。故事靈感來自奧地利名作家史提芬茲威,他的《陌生女子來信》多次拍成電影,包括早期奧福斯名片和近年徐靜蕾自編自導自演那部。《布達佩斯大酒店》很懷舊怪雞,奇情曲折,有遺產風波、盜畫奇案和逃獄驚喜,雖然不是熱門猛片,但風格不俗,賴夫費恩斯尤其演得很妙。
《分歧者:異類叛逃》平平無奇
最迎合青春派的是荷李活科幻動作特技片《分歧者:異類叛逃》(Divergent),改編新流行小說,類型與《飢餓遊戲》相近,同樣以美少女為主角,接受地獄式訓練,經歷出生入死的搏鬥,還有琦溫絲莉和Maggie Q合演。導演尼爾比格拍過畢列谷巴主演的《逆天潛能》,可惜今次拍得平平無奇,美少女主角的外形與演技都麻麻,我覺得失望。
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