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百多年前中英接連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隨九七大限而來的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2047,當中的變與不變,如果要在街道中尋得線索,一定要走一走界限街。
界限街由界限演變成後來的街道,到了今天,九龍城一端的馬路兩旁有豪宅、名校、球場,深水埗的另一頭則是戰後唐樓與車房……不仔細看,其實看不出這裏曾是一條邊界。
我們未必記得,將九龍半島分成「舊九龍」和「新九龍」與新界的,都與界限街有關。
如果問這條被人遺忘的界限在今天仍有什麼意義,也許是界限街以北的土地都需要交地租,而且全部地契都會在2047年到期。
那原是三十三年後的事情,本來不急在今天,但一部白皮書突然從天而降,允諾中的2047是否只存在於平行世界?
就算地契如約到期後,將來又會否一切重新洗牌?今期我們來看看這道歷史的尾巴。
筆直界線 被殖民的一道痕迹
1860年《北京條約》裏有一張附圖,圖中的九龍半島上有一條界,九龍炮台至盎船州﹙即今日昂船州﹚的一條虛線就是當年滿清政府割讓給英國的部分。虛線成為了殖民地與中國的界線,後來演變成今天的界限街。地圖上的海岸線、國界,通常都是彎彎曲曲的,垂直或水平將土地分割的界線,往往都是割讓、殖民的痕迹,看看非洲大陸那些幾成直角的國界便會明白。界限街,也就是小島被殖民的一道痕迹。
至1898年,英國與清廷又簽訂《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以南和鄰近二百多個離島的土地,九龍寨城則不包括在內。此次為「租借」,不是「割讓」,租借期為99年。相對於舊界限而言,這片新租借的土地是中英之間的新界線,於是後來被稱為「新界」。即便是,界限街以北,獅子山以南的九龍城、黃大城、深水埗一帶,在從前來說,位於「新界」。
「舊九龍」vs.「新九龍」
至1930年代,港英政府因見到原九龍半島能發展的土地已不敷應用(之前蒐集有關多利山的資料時,就讀到嘉道理家族在1931年購入加多利山是由於這裏是「界限街以南最後一幅可供發展」的土地),遂有發展「新九龍」的計劃。至1937年,殖民地政府為配合界限街以南的「舊九龍」城市發展,將界限街以北、九龍山脈以南的土地,即深水埗、九龍城、黃大仙及觀塘一帶,撥入九龍,稱之為「新九龍」。至後來,新舊九龍的發展步伐幾同,現在已沒有新舊九龍之分。界限街成為邊界的角色亦漸漸模糊。
「割讓」vs.「租借」 土地使用權有別
不過,最記得界限街南北有別的,應該是本地業主。由於界限街之南是「割讓」,以北是「租借」,所以兩邊土地使用權的年期各有不同,這都有反映在樓價之上。界限街以北及新界的租借期是99年(即1898+99),於1997年終止。1980年代中英政府磋商聯合聲明,為令港人安心,順利過渡,1984年的中英聯合聲明之中,那個近日被說成用來「交朋友」的《基本法》,承諾香港的土地制度「五十年不變」,於1997年到期土地契約都自動續約至2047年,而這些業主都需要繳交地租。而港島及界限街以南的土地,由於原是「割讓」土地,這裏有不少土地使用權限期不一,有99年、999年及150年等。而屹立中環半山腳的聖約翰座堂,是香港唯一一塊擁有永久業權的土地。
界限街的一段史
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饒啟芬,自祖父一代住在界限街旁的喇沙利道,非常熟悉九龍城至大坑東一段的界限街,記得清楚這裏的轉變。這一段界限街是球場,也有不少學校、公用設施,其實變化不算太大。我們一起走了半段界限街。至於界限街更久遠年代的歷史,幸運地得她幫忙,請教了她身在遠方的父親,前漁農署助理署長、撰有《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等有香港風物與歷史書籍的饒玖才先生,由他補充了早期界限街的情况。
搬離界限街愈遠愈好?
現在九龍城、九龍塘界限地段可說是「名校區」,喇沙、瑪利諾、男拔萃及牛津道的中小學等……付得起錢租買這裏的物業,替子女未來「鋪路」的家長,應該不介意住在界限街南抑或界限街北。但饒啟芬說在七八十年代,那時有傳言說中國只會收回界限街以北的地方,加上六七暴動的陰霾,「有位在喇沙利道(界限街以北)的鄰居,為怕土地到1997年租借期滿要歸還,打算搬去尖沙嘴,最後竟然搬了去柴灣,說(距離界限街)愈遠愈好云云。想起來也覺可笑。」當然,到了1997年,無論是「割讓」還是「租借」的地方,都要「歸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和國。搬到柴灣角也沒有着數。
買樓選以南 批期長故值錢
關於界限,原來早在十九世紀末已引起一場也是關乎新界土地的「竊聽風雲前傳」。根據饒玖才先生的《香港地名與地方歷史》和G. B. Endacott的《A History of Hong Kong》,「新界租借給英國之前幾個月,『界限』以北的土地,如深水埗、九龍城被華商收購炒買,他們探知英國即將租借新界,於是一方面散佈謠言說租借後,港英會沒收私人土地;另一方面卻低價收購、囤積,以圖暴利。」饒先生說。可見「劃界」,總是對早悉先機的人有利。「在1970至80年代,市民都認為界限街以南之地段批期較長,故價值較高,以北的批期則只到1997年,所以較低,所以買樓都選以南。不過在中英談判以後的工作小組便用略加地稅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他說。
昔日可以踩過界?
界限街東起九龍城聯合道,西至深水埗海壇街。現在界限街的起始是個地盤,未拆前是靈糧堂,九十年代曾是基道書樓。另一端盡頭則是之前也報道過的海壇街為群公寓。
我們這天實地考察的路線從花墟球場開始行。「基啟小學從前是深水埗小學。花墟公園的變化不大,只是現在的康樂設施較新。旺角大球場在1960年才起好。」饒啟芬說,「界限」由一條「界」發展成街,是依順着城市的發展脈絡。
軍隊巡邏 居民3處通道
既是一道兩國之間的邊界,界限街是否曾經有過像現在的「中英街」一樣,有圍欄圍着?有軍守衛着?兩邊不准來往?
「界限街在1860至1897年是香港殖民地的一條筆直的分界線,西起深水埗南端,東至九龍城,分界線的兩面偶有軍隊巡邏。理論上兩面居民是不能自由跨越的,事實上界上有三處是兩面居民來往通過的地點。」據饒先生補充,這三處地點分別是深水埗孆j角嘴的「三陋巷」、中央的大坑東道花墟,以及九龍城。「以前華界的蔬菜、花卉和其他農產品,每天清早由鄉民擔過邊界到現在旺角大球場,曠地擺賣。中午收工返華界,這便是『花墟』的由來。新界租借後,有些鄉民更搬過南面種植蔬菜、花卉。現今西洋菜街、通菜街及花園街的地方,便是這些農地。後來亦以原來的用途作街名。」
1. 火車站
尋找消失的九龍塘村
經過旺角大球場及花墟球場,頭頂便是火車橋。「以前火車站有油麻地站與九龍塘站,油麻地即現在的旺角站,那時還未有『旺角』這個地方。油麻地及九龍塘成為多人聚居的地方,與火車站有關。」饒啟芬說。原來在十九世紀初,現今西洋菜街北段的警察體育會球場,曾經是一條名為「九龍塘」村落,據說在港府1902年的《九龍半島地圖》可見。後來因為英國向清政府租借界限街以北地區,本地商人在此前向九龍塘村民以低價收購土地,村民當時不知就裏,見商人出價高便出售土地並遷出,原來的九龍塘村便沒落了。至1920年代,政府地圖又將此村「移至」現今又一村位置。
根據饒玖才的《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記載,1922年,一批英商組成「九龍塘及新界發展有限公司」,將九廣鐵路以東及與九龍仔毗鄰的土地,闢建為英國式花園別墅市鎮,稱為「Kowloon Tong Estate」,即現今我們所知的九龍塘。這個九龍塘花園城市的發展,後來因為省港大罷工等原因而暫停,再後來得到何東爵士的協助,終於在1929年完成。由於大部分投資者是英商,所以新開闢的十多條道路,以英格蘭的郡縣而名,如雅息士道(Essex Crescent)、律倫道(Rutland Quadrant)及根德道(Kent Road)等等,還有界限街北、瑪利諾修院學校旁的一條曲尺形馬路何東道(Hotung Road),就是因為紀念何東協助建成這個花園城市而命名。
巨大水龍頭
以備飛機擊落生大火
饒啟芬提起,我和同行攝記才留意到,火車天橋附近有個大消防龍頭。「這個消防龍頭跟舊機場的飛機航道有關。據說戰時為了飛機被擊落而不會引起周圍民居大火,所以安排這些大型水龍頭在航道位置。現在彩虹道、窩打老道消防局及港島還可看到這些消防龍頭。」她說。
2. 中電辦公室
God Save Our Queen
瑪利諾修院學校對面有一中電變壓站,樓上是中電職員宿舍千雅閣Kilowatt Court,「當年只是兩層辦公室,後來搬了去亞皆老街總部。」她說。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裏藏有一張舊照是界限街中電辦公室外貌,因為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加冕而裝飾成God Save Our Queen的字樣,估計是1952年。
「何東道旁路口的根德閣住宅,以前是一座小山,山上住着駐港英國陸軍,不時有大型軍車接送士兵出入。」饒小姐當年親眼目睹不少軍車來往山上。這些軍事設施,都是界限街作為戰略地點的明證。
碧屋
那些年,學生哥搵食地
這裏以前有一間叫「碧屋」的小食店,替附近中學生提供漢堡包、薯條及炸雞肶等「垃圾食物」作午餐。現在小食店變了地產舖頭。跟饒小姐說起,她說她姐姐也在這裏做過暑期工!
3. 舊喇沙書院
曾經宏偉壯觀 龍友出沒之地
過了根德閣便是喇沙小學。「1966年初夏,香港長時間下大雨,喇沙小學界限街外牆下午時間倒塌,壓死多名等巴士學生,也有人受傷。我祖父說在家中(喇沙利道)也聽到塌牆隆然巨響。當年是大新聞。」饒小姐憶述。現在喇沙利道界限街交界對面是立人校院,「這裏最初是工業中學,男女生打扮劃一為白恤衫深藍斜褲,非常『大陸』,這樣說並無貶意,只是他們的校服與周圍教會學校的學生有很大的分別。」
過了喇沙利道就是舊喇沙書院,即現在的碧華花園。「這裏以前非常非常宏偉,當年曾是一些龍友出沒之地。」從她的舊相中也可看到那個圓拱頂的校園建築。1978年,喇沙校方認為舊校舍不敷應用,於是將舊校舍的土地賣給長實,所得款項可用以發展新校園,而發展商亦以興建新校舍作為交易條件之一。
4. 紅磚屋瑪利諾
景貌未變
九龍塘一段的界限街,兩邊還剩有兩三層的平房,平房底下多是補習社、地產舖。大熱天時想買支水卻是不可能。近金巴倫道口一油站旁,有一地產舖,「這裏以前是一間叫什麼園林酒家的,以前我們經常來這裏吃飯。是呀,這條街很少食肆,要不便要到九龍城。」
走到窩打老道及界限街交界地標的紅磚屋瑪利諾修院學校,校園旁邊種有白蘭樹,令界限街這一角都芳香起來。「這裏的改變不大。」饒小姐借出了一批珍藏的界限街名校舊照給我們,相中是當年帶着其姑姐及父親四出找學校的祖父,每逢到過不同的學校如喇沙書院、瑪利諾、女拔萃等,也不忘拍下「到此一遊」照,背景都是都殖民地建築。這批照片卻恰好保存了這些學校多年來的變與不變。
5. 中山圖書館
變身「頤和園」
界限街兩旁都種植了不少樹木,及得上彌敦道。碧華花園對面曾經有一座中山圖書館,現在成了頤和園老人院。以國父之名命名的圖書館變成頤和園老人院,單是名字的改變已頗堪玩味。「曾幾何時我爸爸都是圖書館常客,愛它冷氣夠涼,人又少。最特色的是就算你在1990年代走進去,都嗅到1970年代的『書卷味』!後來我細佬也試過去歎冷氣,圖書館館理員一看他便問『你係饒先生個仔?』。除了因為他們似樣,也許因為讀者太少更容易被認出來。」圖書館約在2000年搬到亞皆老街現址,是香港少有的私人圖書館。
界限街以北地契 2047年到期點算?
近年有報道探討2047年,界限街以北及其他土地齊齊租期屆滿,到時大量地契同時到期,政府將會如何處理?這大概與2012年海運大廈補地價續租的情况有關。但這是大地產商旗下商場續租的情况,相信更多小業主關心自己窮盡一生精力供樓,換來的安樂窩會否到期便消失?還是到時會自動續租?抑或齊齊補地價?還是政府會將所有土地收歸國有,重新分配?這大概要看那時政府的財政及行政狀况,社會形勢等情况。
記者向地政總署查詢有關政府現時有否對策處理這些未來會到期的土地追問之下在截稿前仍未收到回覆。
2047年,你我會否要在晚年走出來守護家園?這也視乎「一國兩制」到那時是否還存在,又或以怎樣的形式存在。到了2047,一切都不會改變? 相信只能套用電影《2046》的對白來回答︰「沒有人知道這是不是真的,因為去過的人,沒有一個回來過」……
文 蔡琇莹
圖 陳淑安、饒啟芬及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提供、資料圖片
編輯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界限街由界限演變成後來的街道,到了今天,九龍城一端的馬路兩旁有豪宅、名校、球場,深水埗的另一頭則是戰後唐樓與車房……不仔細看,其實看不出這裏曾是一條邊界。
我們未必記得,將九龍半島分成「舊九龍」和「新九龍」與新界的,都與界限街有關。
如果問這條被人遺忘的界限在今天仍有什麼意義,也許是界限街以北的土地都需要交地租,而且全部地契都會在2047年到期。
那原是三十三年後的事情,本來不急在今天,但一部白皮書突然從天而降,允諾中的2047是否只存在於平行世界?
就算地契如約到期後,將來又會否一切重新洗牌?今期我們來看看這道歷史的尾巴。
筆直界線 被殖民的一道痕迹
1860年《北京條約》裏有一張附圖,圖中的九龍半島上有一條界,九龍炮台至盎船州﹙即今日昂船州﹚的一條虛線就是當年滿清政府割讓給英國的部分。虛線成為了殖民地與中國的界線,後來演變成今天的界限街。地圖上的海岸線、國界,通常都是彎彎曲曲的,垂直或水平將土地分割的界線,往往都是割讓、殖民的痕迹,看看非洲大陸那些幾成直角的國界便會明白。界限街,也就是小島被殖民的一道痕迹。
至1898年,英國與清廷又簽訂《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以南和鄰近二百多個離島的土地,九龍寨城則不包括在內。此次為「租借」,不是「割讓」,租借期為99年。相對於舊界限而言,這片新租借的土地是中英之間的新界線,於是後來被稱為「新界」。即便是,界限街以北,獅子山以南的九龍城、黃大城、深水埗一帶,在從前來說,位於「新界」。
「舊九龍」vs.「新九龍」
至1930年代,港英政府因見到原九龍半島能發展的土地已不敷應用(之前蒐集有關多利山的資料時,就讀到嘉道理家族在1931年購入加多利山是由於這裏是「界限街以南最後一幅可供發展」的土地),遂有發展「新九龍」的計劃。至1937年,殖民地政府為配合界限街以南的「舊九龍」城市發展,將界限街以北、九龍山脈以南的土地,即深水埗、九龍城、黃大仙及觀塘一帶,撥入九龍,稱之為「新九龍」。至後來,新舊九龍的發展步伐幾同,現在已沒有新舊九龍之分。界限街成為邊界的角色亦漸漸模糊。
「割讓」vs.「租借」 土地使用權有別
不過,最記得界限街南北有別的,應該是本地業主。由於界限街之南是「割讓」,以北是「租借」,所以兩邊土地使用權的年期各有不同,這都有反映在樓價之上。界限街以北及新界的租借期是99年(即1898+99),於1997年終止。1980年代中英政府磋商聯合聲明,為令港人安心,順利過渡,1984年的中英聯合聲明之中,那個近日被說成用來「交朋友」的《基本法》,承諾香港的土地制度「五十年不變」,於1997年到期土地契約都自動續約至2047年,而這些業主都需要繳交地租。而港島及界限街以南的土地,由於原是「割讓」土地,這裏有不少土地使用權限期不一,有99年、999年及150年等。而屹立中環半山腳的聖約翰座堂,是香港唯一一塊擁有永久業權的土地。
界限街的一段史
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饒啟芬,自祖父一代住在界限街旁的喇沙利道,非常熟悉九龍城至大坑東一段的界限街,記得清楚這裏的轉變。這一段界限街是球場,也有不少學校、公用設施,其實變化不算太大。我們一起走了半段界限街。至於界限街更久遠年代的歷史,幸運地得她幫忙,請教了她身在遠方的父親,前漁農署助理署長、撰有《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等有香港風物與歷史書籍的饒玖才先生,由他補充了早期界限街的情况。
搬離界限街愈遠愈好?
現在九龍城、九龍塘界限地段可說是「名校區」,喇沙、瑪利諾、男拔萃及牛津道的中小學等……付得起錢租買這裏的物業,替子女未來「鋪路」的家長,應該不介意住在界限街南抑或界限街北。但饒啟芬說在七八十年代,那時有傳言說中國只會收回界限街以北的地方,加上六七暴動的陰霾,「有位在喇沙利道(界限街以北)的鄰居,為怕土地到1997年租借期滿要歸還,打算搬去尖沙嘴,最後竟然搬了去柴灣,說(距離界限街)愈遠愈好云云。想起來也覺可笑。」當然,到了1997年,無論是「割讓」還是「租借」的地方,都要「歸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和國。搬到柴灣角也沒有着數。
買樓選以南 批期長故值錢
關於界限,原來早在十九世紀末已引起一場也是關乎新界土地的「竊聽風雲前傳」。根據饒玖才先生的《香港地名與地方歷史》和G. B. Endacott的《A History of Hong Kong》,「新界租借給英國之前幾個月,『界限』以北的土地,如深水埗、九龍城被華商收購炒買,他們探知英國即將租借新界,於是一方面散佈謠言說租借後,港英會沒收私人土地;另一方面卻低價收購、囤積,以圖暴利。」饒先生說。可見「劃界」,總是對早悉先機的人有利。「在1970至80年代,市民都認為界限街以南之地段批期較長,故價值較高,以北的批期則只到1997年,所以較低,所以買樓都選以南。不過在中英談判以後的工作小組便用略加地稅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他說。
昔日可以踩過界?
界限街東起九龍城聯合道,西至深水埗海壇街。現在界限街的起始是個地盤,未拆前是靈糧堂,九十年代曾是基道書樓。另一端盡頭則是之前也報道過的海壇街為群公寓。
我們這天實地考察的路線從花墟球場開始行。「基啟小學從前是深水埗小學。花墟公園的變化不大,只是現在的康樂設施較新。旺角大球場在1960年才起好。」饒啟芬說,「界限」由一條「界」發展成街,是依順着城市的發展脈絡。
軍隊巡邏 居民3處通道
既是一道兩國之間的邊界,界限街是否曾經有過像現在的「中英街」一樣,有圍欄圍着?有軍守衛着?兩邊不准來往?
「界限街在1860至1897年是香港殖民地的一條筆直的分界線,西起深水埗南端,東至九龍城,分界線的兩面偶有軍隊巡邏。理論上兩面居民是不能自由跨越的,事實上界上有三處是兩面居民來往通過的地點。」據饒先生補充,這三處地點分別是深水埗孆j角嘴的「三陋巷」、中央的大坑東道花墟,以及九龍城。「以前華界的蔬菜、花卉和其他農產品,每天清早由鄉民擔過邊界到現在旺角大球場,曠地擺賣。中午收工返華界,這便是『花墟』的由來。新界租借後,有些鄉民更搬過南面種植蔬菜、花卉。現今西洋菜街、通菜街及花園街的地方,便是這些農地。後來亦以原來的用途作街名。」
1. 火車站
尋找消失的九龍塘村
經過旺角大球場及花墟球場,頭頂便是火車橋。「以前火車站有油麻地站與九龍塘站,油麻地即現在的旺角站,那時還未有『旺角』這個地方。油麻地及九龍塘成為多人聚居的地方,與火車站有關。」饒啟芬說。原來在十九世紀初,現今西洋菜街北段的警察體育會球場,曾經是一條名為「九龍塘」村落,據說在港府1902年的《九龍半島地圖》可見。後來因為英國向清政府租借界限街以北地區,本地商人在此前向九龍塘村民以低價收購土地,村民當時不知就裏,見商人出價高便出售土地並遷出,原來的九龍塘村便沒落了。至1920年代,政府地圖又將此村「移至」現今又一村位置。
根據饒玖才的《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記載,1922年,一批英商組成「九龍塘及新界發展有限公司」,將九廣鐵路以東及與九龍仔毗鄰的土地,闢建為英國式花園別墅市鎮,稱為「Kowloon Tong Estate」,即現今我們所知的九龍塘。這個九龍塘花園城市的發展,後來因為省港大罷工等原因而暫停,再後來得到何東爵士的協助,終於在1929年完成。由於大部分投資者是英商,所以新開闢的十多條道路,以英格蘭的郡縣而名,如雅息士道(Essex Crescent)、律倫道(Rutland Quadrant)及根德道(Kent Road)等等,還有界限街北、瑪利諾修院學校旁的一條曲尺形馬路何東道(Hotung Road),就是因為紀念何東協助建成這個花園城市而命名。
巨大水龍頭
以備飛機擊落生大火
饒啟芬提起,我和同行攝記才留意到,火車天橋附近有個大消防龍頭。「這個消防龍頭跟舊機場的飛機航道有關。據說戰時為了飛機被擊落而不會引起周圍民居大火,所以安排這些大型水龍頭在航道位置。現在彩虹道、窩打老道消防局及港島還可看到這些消防龍頭。」她說。
2. 中電辦公室
God Save Our Queen
瑪利諾修院學校對面有一中電變壓站,樓上是中電職員宿舍千雅閣Kilowatt Court,「當年只是兩層辦公室,後來搬了去亞皆老街總部。」她說。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裏藏有一張舊照是界限街中電辦公室外貌,因為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加冕而裝飾成God Save Our Queen的字樣,估計是1952年。
「何東道旁路口的根德閣住宅,以前是一座小山,山上住着駐港英國陸軍,不時有大型軍車接送士兵出入。」饒小姐當年親眼目睹不少軍車來往山上。這些軍事設施,都是界限街作為戰略地點的明證。
碧屋
那些年,學生哥搵食地
這裏以前有一間叫「碧屋」的小食店,替附近中學生提供漢堡包、薯條及炸雞肶等「垃圾食物」作午餐。現在小食店變了地產舖頭。跟饒小姐說起,她說她姐姐也在這裏做過暑期工!
3. 舊喇沙書院
曾經宏偉壯觀 龍友出沒之地
過了根德閣便是喇沙小學。「1966年初夏,香港長時間下大雨,喇沙小學界限街外牆下午時間倒塌,壓死多名等巴士學生,也有人受傷。我祖父說在家中(喇沙利道)也聽到塌牆隆然巨響。當年是大新聞。」饒小姐憶述。現在喇沙利道界限街交界對面是立人校院,「這裏最初是工業中學,男女生打扮劃一為白恤衫深藍斜褲,非常『大陸』,這樣說並無貶意,只是他們的校服與周圍教會學校的學生有很大的分別。」
過了喇沙利道就是舊喇沙書院,即現在的碧華花園。「這裏以前非常非常宏偉,當年曾是一些龍友出沒之地。」從她的舊相中也可看到那個圓拱頂的校園建築。1978年,喇沙校方認為舊校舍不敷應用,於是將舊校舍的土地賣給長實,所得款項可用以發展新校園,而發展商亦以興建新校舍作為交易條件之一。
4. 紅磚屋瑪利諾
景貌未變
九龍塘一段的界限街,兩邊還剩有兩三層的平房,平房底下多是補習社、地產舖。大熱天時想買支水卻是不可能。近金巴倫道口一油站旁,有一地產舖,「這裏以前是一間叫什麼園林酒家的,以前我們經常來這裏吃飯。是呀,這條街很少食肆,要不便要到九龍城。」
走到窩打老道及界限街交界地標的紅磚屋瑪利諾修院學校,校園旁邊種有白蘭樹,令界限街這一角都芳香起來。「這裏的改變不大。」饒小姐借出了一批珍藏的界限街名校舊照給我們,相中是當年帶着其姑姐及父親四出找學校的祖父,每逢到過不同的學校如喇沙書院、瑪利諾、女拔萃等,也不忘拍下「到此一遊」照,背景都是都殖民地建築。這批照片卻恰好保存了這些學校多年來的變與不變。
5. 中山圖書館
變身「頤和園」
界限街兩旁都種植了不少樹木,及得上彌敦道。碧華花園對面曾經有一座中山圖書館,現在成了頤和園老人院。以國父之名命名的圖書館變成頤和園老人院,單是名字的改變已頗堪玩味。「曾幾何時我爸爸都是圖書館常客,愛它冷氣夠涼,人又少。最特色的是就算你在1990年代走進去,都嗅到1970年代的『書卷味』!後來我細佬也試過去歎冷氣,圖書館館理員一看他便問『你係饒先生個仔?』。除了因為他們似樣,也許因為讀者太少更容易被認出來。」圖書館約在2000年搬到亞皆老街現址,是香港少有的私人圖書館。
界限街以北地契 2047年到期點算?
近年有報道探討2047年,界限街以北及其他土地齊齊租期屆滿,到時大量地契同時到期,政府將會如何處理?這大概與2012年海運大廈補地價續租的情况有關。但這是大地產商旗下商場續租的情况,相信更多小業主關心自己窮盡一生精力供樓,換來的安樂窩會否到期便消失?還是到時會自動續租?抑或齊齊補地價?還是政府會將所有土地收歸國有,重新分配?這大概要看那時政府的財政及行政狀况,社會形勢等情况。
記者向地政總署查詢有關政府現時有否對策處理這些未來會到期的土地追問之下在截稿前仍未收到回覆。
2047年,你我會否要在晚年走出來守護家園?這也視乎「一國兩制」到那時是否還存在,又或以怎樣的形式存在。到了2047,一切都不會改變? 相信只能套用電影《2046》的對白來回答︰「沒有人知道這是不是真的,因為去過的人,沒有一個回來過」……
文 蔡琇莹
圖 陳淑安、饒啟芬及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提供、資料圖片
編輯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