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易少玲與丈夫陳國柱同遊菲律賓變人質,同遇狂徒掃射,均大難不死,算是比較幸運。易少玲下顎中彈,用手擋子彈時指骨亦斷開,口腔內舌頭亦遭轟掉,經搶救後性命得保,醒來後第一件事,是擔心在港的2歲寶寶不夠奶粉吃。
差一點點便被擊斃的易少玲(32歲),由救護人員抬離旅遊巴時,面及雙手滿佈血漬,衣服亦血漬斑斑,她下顎及手指中彈,部分舌頭被轟掉,經連串手術搶救後撿回一命。當地醫生指出,從易女傷勢估計,兇徒開槍時,她極可能曾本能地用手擋架遮掩下顎近頸喉位置,結果手指骨先中彈,子彈再擊碎顎骨,下顎雖因槍傷造成大面積傷口,但性命得保,估計需在當地接受一段時間治療才能返港。
最掛念2歲兒 憂不夠奶粉
副保安局長黎棟國昨早曾到醫院探望易少玲,透露她經手術搶救後暫無性命危險,但因傷未能說話,只能透過寫字與別人略作溝通,她最掛念的是留港交由持雙程證父母照顧的2歲大寶寶會否不夠奶粉。易少玲的姊姊昨亦趕抵醫院探望,兩姊妹甫見面即相擁痛哭,黎棟國步出深切治療部時亦眼有淚光。
至於易少玲的丈夫陳國柱(46歲)雙手手腕亦中槍骨折,被送往另一醫院搶救,接受手術後亦無性命危險。他憶述事發時眼見槍手將要向他頭部開槍,本能地舉起雙手交差擋臉,結果子彈擊傷了雙腕,自己卻逃過一死。
指骨斷開 舌頭遭轟掉
在當地評估遇事港人傷勢的劉楚釗醫生指出,易婦上呼吸道受槍傷,引致氣道腫脹不能呼吸和說話,當地醫院為她作氣管切開手術幫助呼吸,暫時未適宜返港。至於雙手受傷的陳國柱已經接受第一次手術,今日會決定是否返港接受治療。
港大外科學系耳鼻喉專科醫生曾敬賢表示,下顎軟組織被打穿,口腔的唾沫會散流至頸部,唾沫內的細菌會令傷口受感染。若舌頭神經線受損,會引致吞嚥和講話困難,若打傷下顎及牙齒便需要重建下顎及修補牙齒。
曾敬賢說若傷者血壓及呼吸穩定,在醫護陪同及照顧下可以返港治療,但治療及重建修補手術需要多次進行。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梁栢賢說,醫管局擬安排瑪嘉烈醫院接收這兩名傷者,現等候評估傷者是否適合轉送返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