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買拉斯維加斯物業 損失慘重長青網文章

2010年08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8月30日 05:35
2010年08月30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張天愛在美國、英國、上海、北京和香港都有投資物業。她過去贏多輸少,但在4、5年前,出擊美國拉斯維加斯買物業,結果不久遇上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令她損失纍纍。「我在2005年開始在當地(拉斯維加斯)買大屋,買了之後樓價還在升,怎知一個金融風暴,令拉斯維加斯物業市道死了。」她十分無奈地說。「這是除了婚姻之外,我最大的錯誤。」

雖然,張天愛將當地所有物業也租出去,但租金難以彌補本金損失。幸而她的物業投資分散在不同地區,而且她一向性格樂觀,對金錢追求不高,所以她將物業暫時租出,待價格回升才作打算。根據S&P/Case-Shiller的統計指數,2005年拉斯維加斯的樓價指數仍在210左右,在2006年升至高峰之後,便急速下滑,今年5月已跌至102(見右圖),即張天愛的投資隨時蒸發一半價值。

當地樓價指數 5年蒸發一半

張說,投資不會次次賺盡,自己心目中有一個合理回報便會將手上物業沽出,好像在港的物業分別在2005年至2009年逐步賣出套現。她在2003年時買入麥當勞道的樓花,結果樓還未建成,樓價已升了一倍,所以在2005年時已將該物業沽出。去年也把西貢物業賣出。

她投資香港物業心得是要有特色及罕有,最好是核心區的旁邊,好像早年買入灣仔星街物業,當時很多配套不足,但最大優勢是鄰近中環及街道充滿懷舊特色。近年灣仔發展起來,手上物業價值也水漲船高。

不少市民投訴現時樓價過貴,打工仔難以負擔,張天愛也有同感:「現時香港樓價太貴,我會留給內地人買好過。」所以,她暫時不會在本港置業,反而放眼內地。

本港樓價高 暫不置業

投資物業心得,除了地域、鄰居、環境、發展商等之外,管理也十分重要,所謂「住得放心,租得安心」。不過,集中一個地區投資物業始終有風險,所以張天愛會在各地買樓分散風險,她亦有投資東南亞物業,不過較為小心,因為東南亞有很多爛尾樓,最好有信得過朋友介紹才會投資。

由於她持大量物業,收租事務會交由管理公司負責,但她會揀選租客,「我最鍾意將屋租給外國人,例如韓國及新加坡人,他們會自己裝修間屋,打理得很好。」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