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央肥胖減腰兩吋長青網文章

2010年08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8月31日 09:59
2010年08月31日 09:59
新聞類別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肥人愈來愈多,「豬腩肉」已不再是屬中年人獨有問題,除了影響儀容,患脂肪肝的風險亦因而倍增。中文大學研究發現,半數脂肪肝患者在短短3年間病情惡化,甚至有人極速演變成肝硬化。負責研究的教授呼籲,趁病情尚可控制,中央肥胖人士只要努力減掉兩吋腰間贅肉,便能減少八成脂肪肝變成纖維化的風險。

中央肥胖 脂肪肝風險最高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陳力元表示,脂肪積聚在肝臟,會影響日常功能,慢慢令肝臟發炎,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衰竭和肝癌等併發症。雖然全身肥胖人士體內脂肪特別多,但「蘋果形」身形的中央肥胖人士,出現脂肪肝風險較前者多一倍,「成個人一齊肥,患脂肪肝風險反而不太高,如果手腳瘦得像竹籤,只肥在肚腩,脂肪積聚在內臟的風險會較高,反而更危險」。大部分脂肪肝患者同時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包括糖尿病和高血壓等。

逾半脂肪肝患者 3年內病情惡化

中大研究在3年間兩度為52名脂肪肝患者作活肝組織檢查,發現脂肪肝惡化速度較傳統醫學概念更快,逾半患者(即26人)3年內便出現惡化迹象,包括8名脂肪肝患者肝臟開始發炎,另外18名正發炎的個案則炎症加劇,當中2人由發炎惡化至肝硬化。

陳教授認為,數據反映脂肪肝在3年間惡化情况比想像中嚴重,「以前醫學界認為,脂肪肝一般會在10至20年才惡化,人到中年開始發福時被驗出有脂肪肝,都不太受重視,因為惡化時已六、七十歲」。

早前亦有調查顯示,每5名本港學童就有1人體重超標,反映中央肥胖很可能已不獨單單屬於中年人的危機。陳教授直言,在肥胖趨勢下,擔心小朋友會在年輕時出現脂肪肝,人屆中年便會「出事」。

男腰36女腰32 中央肥胖警號

陳教授呼籲脂肪肝患者不應忽視病情,並指中央肥胖人士只需大約減掉兩吋腰圍,便可把肝臟發炎風險減少六成,纖維化風險更可減八成,即纖維化風險由原本37%減至6%。他重申,「減兩吋腰圍只是指標,對本身已超重的人來說,只要注意飲食及配合適當運動,應不會太難達到。但肥胖始終會影響身體健康,體重當然減得愈多愈好」。

陳力元指出,一般而言,男性腰圍超過36吋,或女性腰圍超過32吋,便是中央肥胖的警號。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