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昨公布《2010-2011年全球競爭力報告》,瑞士蟬聯榜首,美國由第2位退居到第4位,不敵瑞典和新加坡。本港連續3年排名第11位,在醫療、教育和創新等範疇均明顯較區內競爭對手新加坡失色。中國大陸排名則上升兩級至第27位。
WEF自2004年發表《全球競爭力報告》,以12個因素作為評分基礎,評估世界各國的經濟競爭力,今年報告綜合了139個經濟體1.35萬名商界領袖的看法。報告的評分準則包括公私營機構、基建、宏觀經濟環境、健康與初等教育、高等教育與培訓、商品市場效率、勞動力市場效率、金融市場發展、技術水準、市場規模、商業成熟度和創新。
港基建佳教育與創新失色
綜合來說,香港的得分有所改善,在金融市場發展一項中更名列榜首,基建設施方面亦首度進佔第1位。報告稱讚香港在交通、能源、電訊設施方面都十分出色,得分都為6.8分(最高分為7分)。在12項因素中,香港有6項位列全球首10位,最差的是宏觀經濟環境(39位)。
新加坡最明顯的優勢在於體制、商品市場效率、勞動力市場效率,3項排名均為全球第1。報告特別指出新加坡政府清廉、效率高,香港在此方面不及對方。新加坡在健康與初等教育(3位)和高等教育與培訓(5位)兩項排名均遠超香港(均為28位),報告稱讚新加坡政府將重點放於教育和為民眾提供應對全球經濟急速轉變的勞動技能培訓。新加坡的創新能力列全球第9,香港僅為第29。在企業眼中,香港和新加坡兩地的最大問題均是通脹和勞工法例監管過嚴。
亞洲地區排名普遍上升,新加坡與日本名列十大,台灣排13。中國大陸繼續在大型發展中經濟體中領先,今年排名比去年上升了2位至第27名,為歷來排名最高,這主要是由於宏觀經濟環境因素(第4)遠優於其他發達國家。
美跌至第4經濟惹憂慮
報告還揭示了發達經濟體受金融危機衝擊後競爭力因赤字和債務問題而明顯倒退。其中,美國總體競爭力排名今年跌至第4,為2004年以來最低(圖)。報告稱,日益嚴峻的宏觀經濟失衡、公共和私人機構削弱以及人們對美國金融市場持續憂慮,都是美國排名下跌的原因。
受債務危機衝擊,「歐豬5國」中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和愛爾蘭排名都下跌,只有意大利仍維持排名第48。但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被看好今年經濟增長率可達3%,競爭力排名第7升至第5,法國排名亦上升1級至15。
撰文:郭銘